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3 小時 43 分鐘
  • 恒指

    16,925.85
    -117.03 (-0.69%)
     
  • 國指

    5,798.50
    -59.04 (-1.01%)
     
  • 上證綜指

    3,019.84
    -9.84 (-0.32%)
     
  • 滬深300

    3,464.40
    -31.80 (-0.91%)
     
  • 美元

    7.8109
    +0.0008 (+0.01%)
     
  • 人民幣

    0.9133
    +0.0002 (+0.02%)
     
  • 道指

    35,950.89
    +520.47 (+1.47%)
     
  • 標普 500

    4,567.80
    +17.22 (+0.38%)
     
  • 納指

    14,226.22
    -32.27 (-0.23%)
     
  • 日圓

    0.0525
    +0.0001 (+0.10%)
     
  • 歐元

    8.5153
    +0.0128 (+0.15%)
     
  • 英鎊

    9.8690
    +0.0100 (+0.10%)
     
  • 紐約期油

    75.80
    -0.16 (-0.21%)
     
  • 金價

    2,058.60
    +1.40 (+0.07%)
     
  • Bitcoin

    38,131.79
    +74.43 (+0.20%)
     
  • CMC Crypto 200

    791.75
    +8.10 (+1.03%)
     

對抗加息高通脹 保本理財有妙法

市民若想選擇低風險的財富增值方法,不妨趁高息敍做港元定存。
市民若想選擇低風險的財富增值方法,不妨趁高息敍做港元定存。

美國聯儲局自去年3月重啟加息周期以來,迄今已上調11次,把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由最初的0至0.25厘,升至目前的5.25至5.5厘,達到2001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全球包括香港的息口亦已上升不少。另邊廂,環球主要地區的通脹儘管開始由高位回落,但隨着國際油價近日重拾升勢,通脹率勢難回復至以往低水平。在高通脹與高息環境夾擊下,小市民應如何理財,做到先保本後增值的目標?

敍做定存 最長鎖息一年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要待明年第二季以至下半年才會減息,但即使減息,步伐也不會快,高息環境勢會持續一段較長時間。通脹方面,不少學者認為從實際情況來看,通脹率一旦升了上去,就很難降下來。即使官方通脹率出現回落迹象,超市、商店售賣的食品、日用品價格也是易升難跌,小市民的生活成本壓力難大幅減低,需要在理財方面下工夫,盡可能做到開源節流。

認可財務策劃師李澄幸表示,現時香港的通脹率約2%,仍維持在較溫和的水平,所以在現時高利率的環境下,希望尋找投資產品做到基本抵禦通脹的效果,也有不少選擇。

他指,港元定期存款是可以考慮的,入場門檻及存息高低視乎個別銀行,相同的是銀行存戶目前有50萬元的存款保障額上限。然而,定存的缺點是一般最長只可以做一年期,如果大家希望鎖定高息一段更長的時間,便需要善用其他工具,當中美國國債與港元債券均可留意。

延伸閱讀:港元定期存款利率大比併 邊間銀行最高息?

買美債門檻低 慎蝕匯價

市場上的美國國債有不同的到期日可以選擇,李澄幸舉例一隻於2026年1月到期的美國中期國債,年收益率約4.7%。換言之,如果投資者持有至到期(距今約兩年3個月的時間),便能鎖定每年4.7%的投資回報。

投資美國國債的優勢是違約風險極低,年期選擇豐富,可按投資者的資金使用需求來配置。部分金融機構美債入場門檻低至1,000美元(約7,800港元),給予投資者更靈活及有彈性的選擇。

然而,投資美債的缺點是投資者需要有美元在手,否則需要兌換,而如果未來又因為用錢而兌回港元,操作頻繁的話,匯兌成本會降低相對應的投資收益。另外,如果美國的加息周期未完,債券價格將有可能下跌,投資者最好有心理準備持有至到期。

港元債券免匯兌 選擇少

如果大家想減少匯兌的成本及麻煩,他建議可轉而考慮以港元計價的債券。免卻匯兌問題之餘,亦是低風險兼可抗通脹的選擇。以港元計價債券在市場上的數量雖較少,但選擇還是有的。

舉例於公開市場可以交易的政府綠債二五零五(04252)(亦即去年港府發行的首批綠色零售債券),現時價格低於發行價,如果現時買入並持有至2025年到期,待香港政府歸還本金及持有期間收息(即是2.5厘或與本地通脹掛鈎的浮息),預計的年化收益率約4.6%。另投資者亦可參與港府發行的第二批保底息4.75厘的綠色零售債券。

他提醒,港元債券的流通量較低,成交要視乎市場情況,且投資者最好有心理準備持有至到期,否則需要面對價格波動的風險。不過,無論是美債或港元債券,始終是短中線資金的配置選擇,對於長線而言,仍然值得等候時機配置於股票等潛在更高回報的資產上。

延伸閱讀:綠債2023|10月11日上市 專家建議追揸沽策略

避負現金流高槓桿投資

另不少專家也建議,在高利息環境下借貸成本極高,投資者宜優先減少債務負擔,同時避開帶來負現金流及高槓桿的投資,例如投資初創企業、房地產開發項目、大量資本投入的項目等可免則免。此外,企業債有別於穩健度勝一籌的國債。企業債特別是高收益企業債券,每間公司質素有別,投資前需作個別分析。尤其要留意在全球經濟不景下,部分企業財務情況在2022年惡化後,還沒有在債券市場上反映出來,要提防今年企業債的違約率或會上升。

李澄幸
李澄幸

  

投資美債的缺點是投資者需要有美元在手,否則需要兌換。
投資美債的缺點是投資者需要有美元在手,否則需要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