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1
    -0.0007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208.23
    +44.17 (+0.11%)
     
  • 標普 500

    5,489.06
    +6.19 (+0.11%)
     
  • 納指

    17,864.47
    +5.79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2%)
     
  • 歐元

    8.3726
    +0.0147 (+0.18%)
     
  • 英鎊

    9.8760
    +0.0070 (+0.07%)
     
  • 紐約期油

    81.48
    -0.26 (-0.32%)
     
  • 金價

    2,342.70
    +6.10 (+0.26%)
     
  • Bitcoin

    60,929.33
    -839.93 (-1.36%)
     
  • CMC Crypto 200

    1,265.49
    -18.33 (-1.43%)
     

应收账款规模大幅增长 坏账问题困扰中国核酸检测供应商 (更正)

【彭博】-- 核酸检测是中国防疫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提供此类服务的公司发现,他们很难按时获得付款。

多家诊断公司表示,随着客户结算周期延长,大规模检测正在耗尽他们的财力。中国大型核酸检测提供商之一、杭州的迪安诊断表示,一些未付账款被注销为坏账的风险越来越大。

这些账款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据彭博计算,截至6月30日,8家大型上市病毒检测机构的应收账款合计增加141亿元人民币(20亿美元),同比增长73%。在这些公司中,增幅最大的是兰卫医学,达到189%。

付款的延迟凸显出中国严格防疫策略带来的财务、经济和社会成本在不断上升。随着各省病例的增多,中国通过大规模检测与全市性封控双管齐下来防控疫情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即使是在北京和上海等没有封城的城市,居民也需要每三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才能使用公共设施或上班。

负责承担大规模检测成本的地方政府正面临压力。商业活动下降影响了财政收入,而与疫情相关的支出正在增加。除了检测外,这些支出还包括建设隔离中心和像遭受重创的行业提供补贴。他们还在开发新药以减少重症。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鉴于后来的意外封控,年初的核酸检测预算可能被低估了,”彭博行业研究的卫生行业分析师Mia He表示。“这可能导致对试剂生产商的付款延迟。”

在最新的财报中,检测服务提供商将不断增长的应收账款规模列为他们最关切的问题之一。

根据上半年业绩报告,迪安诊断应收账款为107亿元人民币,高于上年同期的54亿元,该公司称应收账款数量增加“有可能存在坏账风险”。金域医学在半年度报告中警告,部分地区的核酸检测费用结算可能存在延期,而疫情持续可能加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和诊所经营不善,从而带来坏账风险。

廣告

润达医疗将应收账款的增长列为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该公司在其业绩报告中表示,客户应收账款结算周期延长,公司面临应收账款汇款压力进一步增大的可能性。

投资者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兰卫医学股价跌至接近3月份以来最低水平。根据其财务报表,该公司将其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归因于大筛查核酸检测业务回款期较长。迪安诊断已从5月份高点下跌15%。金域医学本周收于两年多低点。

随着中国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遏制疫情,这种压力可能还会加剧。据财新报道,中国有33个城市实施了部分或全域管控,超过6,500万居民受到影响。

中国全国周三新增本土感染病例1,334例,已连续一个月单日新增感染过千例。随着新增本土病例增多,中国西南重镇成都延长了一周来对中心城区大部分地区的防疫封控措施。成都市政府表示将继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力争用一周时间实现全市社会面清零目标。

彭博行业研究的He表示,面对有限的预算,卫生官员们也在努力挖掘财政潜力,今年可能会优先开发和生产新冠药物,而不是开展核酸检测,因为抗病毒药物是对抗感染严重程度的最后一道防线。

今年上半年,中国全国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0.2%,公共预算支出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7.7%。北京的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4%;上海加快了支出进度,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基本民生等重点支出。

不过,鉴于大规模检测对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北京在必要时支持地方政府的能力,即使应收账款结算周期延长的情况增多,诊断公司可能也不会收不到账款。

野村控股分析师张佳林表示,根据地方政府的财力,他们在及时向检测公司付款方面应会面临压力。

不过,张佳林表示,很难预测坏账风险何时会下降,因为这取决于疫情形势、政府态度以及是否有其他技术和新冠药物。

原文标题

Unpaid Bills Surge by $2 Billion at China’s Covid Test Providers

(更正倒数第二段分析师的评论内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