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2 小時 49 分鐘
  • 恒指

    17,728.20
    -361.73 (-2.00%)
     
  • 國指

    6,338.52
    -138.72 (-2.14%)
     
  • 上證綜指

    2,957.33
    -15.20 (-0.51%)
     
  • 滬深300

    3,465.75
    -14.51 (-0.42%)
     
  • 美元

    7.8074
    -0.0016 (-0.02%)
     
  • 人民幣

    0.9305
    +0.0005 (+0.05%)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日圓

    0.0484
    +0.0001 (+0.23%)
     
  • 歐元

    8.3491
    +0.0108 (+0.13%)
     
  • 英鎊

    9.8620
    +0.0060 (+0.06%)
     
  • 紐約期油

    80.67
    -0.23 (-0.28%)
     
  • 金價

    2,310.20
    -3.00 (-0.13%)
     
  • Bitcoin

    60,920.39
    -779.71 (-1.26%)
     
  • CMC Crypto 200

    1,269.28
    -14.50 (-1.13%)
     

復星國際頻出售資產 解現金短缺燃眉之急

穆迪上月下調了這家總部位於上海的金融集團評級,稱其可能難以償還在未來12個月到期的「大量債務」

重點:

  • 在大量債務將於未來12個月到期之際,復星減持新華人壽的股份,這是它籌集現金的最新舉措

  • 該公司還減持了對Club Med度假村連鎖品牌持有者復星旅遊文化的持股,並且似乎還將出售在核心資產復星醫藥子公司的股份

陽歌

從大約10年前開始,一批中國企業集團在全球掀起收購狂潮,收獲了傳說中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希爾頓全球酒店集團(HLT.US)的大量股權和法國度假村營運商Club Med等諸多戰利品。時至今日,幾乎所有買家基本上都資不抵債,甚至不復存在,成為過度舉債的受害者,最引人矚目的例子包括曾經野心勃勃的安邦和海航集團。

少數幾家基本上完好無損地幸存下來的公司包括復星,這是該群體中較為透明的公司之一,它的投資組合包括旗艦的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656.HK)為代表的大量上市公司,復星國際是其許多資產的持有者。但是復星目前顯現出了承壓迹象,開始出售部分資產,以籌集資金償還巨額債務,在近期登上了新聞頭條。

其中一宗最新交易在本周引發關注,財經傳媒《財新》引述新華人壽(1336.HK; 601336.SH)的交易所文件報道,復星國際減持了新華人壽的股份。港交所的網站顯示,復星國際對新華人壽港股的持股比例從年初的17.1%下降到目前的15.08%。復星的發言人稱,這次出售是對公司投資組合中資產的正常交易。

就在兩周前,復星的另一項重要資產復星旅文(1992.HK)披露,其母公司將出售在該公司的大量股份。港交所的記錄顯示,拋售才剛剛開始,復星國際最近把在復星旅文的持股比例從年初的82%降到了81.7%。復星旅文的主要資產是Club Med度假村連鎖品牌。

廣告

復星國際似乎還在出售復星醫藥(2196.HK; 600196.SH)的股份,這是中國領先的民營醫藥開發公司之一,也是該集團皇冠上的明珠。港交所的文件顯示,復星國際對復星醫藥上海A股的持股比例從年初的46.65%小幅下降到了46.60%。

與此同時,復星正面臨著沉重債務,根據公司上個月公布的中期業績,該公司的負債從去年年底的2,370億元,增長到6月底的2,610億元。這樣龐大的債務並不一定引起恐慌,復星指出,截至6月底,其債務資本比率處於較為健康的53.8%。

但投資者似乎並不認為這家公司萬事大吉。它由億萬富豪郭廣昌掌舵,曾經被視為中國最成功的私營私募投資者之一。復星國際的股價今年迄今下跌了40%,目前處於九年來的低位。這使得該股的市盈率僅為3.7倍,遠遠低於美國巨頭貝萊德(BLK.US)和黑石(BX.US)的16.5倍左右,甚至低於規模較小的凱雷集團(CG.US)的5.5倍。

遭穆迪下調評級

復星的投資質量總體上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它們都是國內外相當穩健的公司。但同時,該公司可能正面臨沉重的短期債務負擔,這正在耗盡它的資源。動蕩的全球市場可能使資產更難出售,再加上利率不斷上升,使得通過新的融資來履行債務的難度和成本更高,這讓情況變得雪上加霜。

這場醞釀中的「完美風暴」在上個月達到了高潮,當時穆迪發布了一份對復星國際明顯看跌的報告,包括下調它的公司家族評級和它擔保的債務評級。穆迪還將所有評級的展望從「評級觀察」調整為「負面」。

穆迪將其評級下調歸因於擔心復星可能難以償還未來12個月到期的「大量債務」。據它的中期報告稱,截至6月底,復星國際的現金持有量為1,180億元,不足以支付未來12個月的債務。

最近它出售股權似乎表明,該公司正試圖籌集必要的現金來履行這些義務。但正如我們已經注意到的,目前的市場情緒相當消極,這意味著該公司不太可能找到太多大手筆買入股票的買家,從而滿足它的資金需求。

彭博新聞社上周報道,中國的銀行監管機構已指示國內各大銀行審查對復星國際債務的風險敞口,表明它擔心有可能出現違約,這加劇了圍繞該公司的負面情緒。一開始,復星表示沒有收到監管機構要求的任何通知,後來否認了彭博新聞社的報道。

在沒有更多信息的情況下,很難說復星國際的情況到底有多糟糕。該公司的中期報告看起來當然足夠健康,包括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7.7%至829億元。它的利潤沒有那麼亮麗,按年下降約33%至27億元。郭廣昌在財報中的言論,也暗示了該公司面臨的短期困難。

「上半年,面對疫情反覆影響以及外部環境的諸多不確定性,復星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做對的事,做難的事,做需要時間積累的事,在全球化和科創等方面持續發力,中期業績展現出十足韌勁,為未來發展積勢蓄力」,郭廣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復星能否度過迫在眉睫的現金危機,已成為一個沒有答案的關鍵問題。歷史當然不會站在該公司這一邊,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幾乎所有大收購者的消失所反映的那樣。但是,由於管理水平和資產質量更佳,該公司可能比前輩有較大的成功機會。該公司還可能得到其總部所在地——上海(中國的金融之都)政府的支持。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