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193.94
    +302.82 (+0.46%)
     
  • CMC Crypto 200

    1,405.98
    -11.90 (-0.84%)
     

意債息高企 歐央行研推工具防金融分裂

歐洲央行昨召開緊急會議。圖為行長拉加德。
歐洲央行昨召開緊急會議。圖為行長拉加德。

歐盟、美國、澳洲及日本的債市出現異動,加上外資連續4個月淨賣出中國債券,反映市場正預期今次環球加息潮非同小可,洗牌效應將驅使匯市大幅波動。

買債到期本金靈活投資

歐洲央行昨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將靈活地對抗疫緊急買債計劃(PEPP)投資組合到期的本金再投資,並指示委員會準備新的危機工具。防止成員國金融狀況之「分裂」(Fragmentation),威脅經濟復甦,被解讀為應對區內第3大經濟體意大利債息抽升。事緣意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周二曾升見4.17厘,為2014年以來首次,歐盟融資基準德國10年債息則處約1.7厘,兩國息差達2020年初以來最闊,反映意國融資成本急飆,若歐央行不採取行動,恐重演歐債危機。歐央行公布聲明後,意國10年期債息跌見3.8厘,德國跌見1.612厘。

然而,更堪憂的是世界借貸成本指標─美國10年期扣除通脹的實際孳息率升至0.83厘,創2011年以來最高,7個月前還在負1.25厘的紀錄低位,過去60個交易日飆逾1.5厘,為1990年代後期以來最大升幅。摩根士丹利警告,某些美債的流動性差過2020年3月,缺乏大買家聯儲局,後市恐嚴重失調,拖冧各類資產。

岡拉克:美息應加到3厘

過去兩年上述實際孳息率是「負」,實際借貸成本極便宜,利好資產價格,一旦重回正數,會削弱股票吸引力,也令外資「去槓桿化」,新興市場最受害,近日土耳其里拉和印度盧比等貨幣已跌至新低;5月底中國境外機構持有的銀行間債券總值降至3.66萬億元人民幣,據外媒推算5月外資減持規模約1,100億元人民幣。

不堪的是美國實際孳息率轉正恐僅開始。「新債王」岡拉克認為,聯儲局應短期將利率上調至3厘;對沖基金名宿阿克曼認同,聯儲局不但6月要大幅加息,之後的議息會議每次都應加一厘,愈快完成加息周期就能愈早寬鬆,市場也愈快復甦。鑑於美債本周出現自1987年以來最大拋售潮,資歷達30年的債券專家、現為加拿大CI金融集團旗下GSFM投資顧問米勒認為,美國10年期債息將突破4厘,當前債市讓人想起1970年代。

市場已料亞太區央行會跟隨聯儲局加息,其中澳洲10年期債息升至4.18厘,為2014年以來最高,遠高於現時基準利率0.85厘。高盛和德銀認為,澳洲最低工資上調5.2%,增幅超預期並為16年以來最大,澳洲央行下月或加息0.5厘,翌月更以28年未見的幅度上調0.75厘。交易員預期明天議息的日本央行被迫放棄將10年期債息控制在0.25厘以下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