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5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82.93
    +18.87 (+0.05%)
     
  • 標普 500

    5,481.96
    -0.91 (-0.02%)
     
  • 納指

    17,827.19
    -31.49 (-0.18%)
     
  • 日圓

    0.0483
    -0.0000 (-0.06%)
     
  • 歐元

    8.3689
    +0.0110 (+0.13%)
     
  • 英鎊

    9.8720
    +0.0030 (+0.03%)
     
  • 紐約期油

    81.38
    -0.36 (-0.44%)
     
  • 金價

    2,338.30
    +1.70 (+0.07%)
     
  • Bitcoin

    60,720.79
    -968.11 (-1.57%)
     
  • CMC Crypto 200

    1,266.88
    -16.95 (-1.32%)
     

搶融資增速發展 夢騰智駕赴美上市

它是中國自動駕駛技術領域中,最新一家尋求在境外上市融資的公司

重點:

  • 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已批准夢騰智駕赴美上市,預計最高可籌集3億美元

  • 儘管與主要汽車製造商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公司面對在尋找合作夥伴及來自競品的挑戰

陳竹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夢騰智駕環球有限公司喜歡宣傳一種雙重戰略,即同時專注大眾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完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它聲稱這種方式,即所謂的“飛輪”戰略,使其能夠從當前的ADAS解決方案中獲得收入,同時收集關鍵數據,用於發展未來更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

隨著境外上市計劃的推進,公司很快可發現,投資者是否也對這一戰略充滿熱情。上周,上市計劃向前邁出重要一步,中國證監會批准了夢騰智駕在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擬發行不超過6,300萬股普通股。

夢騰智駕加入了越來越多尋求境外上市的自動駕駛科技公司行列,包括小馬智行和縱目科技在內的其他公司,也提交了類似的申請。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成功上市,表現參差不齊,反映投資者對這類公司興趣各異。它們中的禾賽科技(HSAI.US)的股價,自2023年初在美國上市以來已縮水四分之三。

儘管反響平平,但IPO大軍仍步履不歇,因為夢騰智駕及其同行正尋求資金來維持虧損的業務,這些業務短期內不太可能盈利。

雖然夢騰智駕尚未披露籌資目標,但彭博新聞社上月報道稱,該公司可能計劃籌集2億至3億美元。公司尚未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任何公開文件,不過它可能已經提交了一些早期機密信息。

廣告

與很多從一開始就專注於全自動駕駛的競爭對手不同,夢騰智駕自2016年成立以來,就走上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它最初主攻ADAS,致力於提供一款具有即時創收潛力的產品。直到2019年,夢騰智駕才擴展到包括全自動駕駛技術。

與許多同行一樣,夢騰智駕由一支擁有強大技術背景的團隊在2016年創立。創始團隊成員包括曾在人臉識別技術公司商湯擔任高管的曹旭東,以及其他人工智能和汽車行業資深人士。

多年來,公司的融資一直很成功,在多輪融資中吸納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它的投資者包括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阿里巴巴旗下的雲鋒基金、遊戲巨頭騰訊和德國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規模最大的融資之一髮生在2021年,當時公司籌集了5億美元,參與投資的包括豐田、博世和戴姆勒。

夢騰智駕早期專注於將自己的產品集成到量產車輛中,這可能讓它在商業化方面比同行更具優勢。它的很多競爭對手直到2022年才開始轉向ADAS。近期申請上市的小馬智行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直到2023年才正式進入ADAS市場。

“飛輪”戰略

夢騰智駕優先考慮利用兩種戰略與汽車製造商建立牢固的關係。其一,讓上汽、豐田和戴姆勒等汽車製造商成為它的投資者。其二,通過戰略合資企業建立關係,比如2020年與上汽集團旗下高端電動汽車部門智己汽車建立合作夥伴關係,2021年底與比亞迪建立類似合作。

這種合作關係具有雙重目的,合作夥伴可以成為未來的客戶。而一旦成為客戶,它們還可以提供大量車輛運行數據。這個方法是夢騰智駕“飛輪”戰略的核心,合作既能在當前帶來收入,又能為未來產品的開發提供數據,從而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

儘管夢騰智駕擁有眾多合作夥伴,但真正將其技術用於量產汽車的合作夥伴並不多。兩個值得注意的採用者是智己汽車和梅賽德斯—奔馳,前者已將夢騰智駕的D.L.P.人工智能模型集成到車輛中,後者將在2025年4月投產的純電動CLA車型上,使用夢騰智駕的高階智駕方案。

夢騰智駕及其同行,都瞄准了具有巨大增長潛力的ADAS市場。縱目科技援引第三方研究稱,中國的ADAS市場從2018年的93億元擴大到2022年的413億元,凸顯了該行業的快速發展。

然而,這個新興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吸引了許多初創公司和老牌汽車製造商投身進來,開發自己的ADAS解決方案。例如,比亞迪目前在包括漢系列在內的許多車型上,使用其專有的ADAS系統DiPilot。

在將ADAS作為近期收入重點的同時,夢騰智駕也在大力發展全自動駕駛。據麥肯錫稱,到2030年,這個市場的規模將達到3,600億美元。該公司的戰略包括推出Momenta Go,這是一項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於2021年在中國東部城市蘇州的指定地區開始商業運營。

夢騰智駕沒有透露Momenta Go的許多細節,這表明其服務仍處於試驗階段。因此,該業務在短期內不太可能產生可觀的收入。我們還需要等到它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公開文件,來衡量在ADAS解決方案的商業化做得如何。

與其他機器人出租車服務提供商一樣,夢騰智駕還面臨除技術挑戰之外的重大障礙。其中最主要的障礙是中國複雜的監管環境,法律和監管框架,往往難以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這給技術的廣泛應用帶來了不確定性和潛在障礙。

不過,中國監管環境的最新發展,也帶來了一些鼓舞人心的跡象。去年11月,中國出台了一項全國性的指導方針,接受部署全自動駕駛汽車以實現大規模應用的公司的申報。

根據新計劃,測試車輛的駕駛員可以放開方向盤,汽車製造商和車隊運營商將承擔安全責任。這種責任轉移是一個關鍵的發展,可能會加速更廣泛地部署自動駕駛汽車的進程。然而,這也讓夢騰智駕等公司承擔了更大的責任,以確保它們的系統穩健可靠。

雖然取得了這些積極的進展,但夢騰智駕仍需繼續投入巨資改進技術,通過IPO籌集的資金,很大一部分可能會用於研發。公司似乎已經為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我們需要更多地瞭解它與汽車製造商的關係,以及它目前和未來的收入潛力,才能更好地瞭解它的長期前景。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