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38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63.91
    +36.11 (+0.09%)
     
  • 標普 500

    5,477.32
    -0.58 (-0.01%)
     
  • 納指

    17,828.86
    +23.71 (+0.13%)
     
  • Vix指數

    12.32
    -0.23 (-1.83%)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91
    +1.01 (+1.25%)
     
  • 金價

    2,337.30
    +24.10 (+1.04%)
     
  • 美元

    7.8090
    0.0000 (0.00%)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2%)
     
  • 歐元

    8.3572
    +0.0189 (+0.23%)
     
  • Bitcoin

    61,392.71
    +605.06 (+1.00%)
     
  • CMC Crypto 200

    1,281.45
    +15.31 (+1.21%)
     

撻訂一定慘過遲交樓?未必…..

Olivier Le Moal via Getty Images

第五波疫情後,陸續有新盤公布遲交樓,最新有將軍澳海茵莊園通知買家延遲7個月交樓。遲交樓只係推遲收樓,似乎總好過撻訂,但原來最壞情況,遲交樓業主可能會更煩惱。

下載Yahoo財經APP

六大原因可遲交樓

海茵莊園原訂8月1日入伙,不過買家們指在原訂入伙前一天接獲發展商九龍建業通知入伙關鍵日期將推遲7個月。就此事買家們發出聯合聲明,列出五大要求,其中一項是要求發展商提供賠償方案。

代入買家角度,購買樓花忽然接獲遲交樓消息,當然會期望發展商作出賠償,至少可以取消交易拿回訂金。不過按《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原來有六大原因發展商可以推後「預計關鍵日期」,六大原因為:工人罷工或封閉工地、暴動或內亂、不可抗力或天災、火警或其他賣方所不能控制意外、戰爭及惡劣天氣。

第五波疫情衝擊下,不少地盤都陷入停工狀態。
第五波疫情衝擊下,不少地盤都陷入停工狀態。 (Xinhua News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受第五波疫情衝擊,年初時不少地盤都停工了一段時間,而疫情屬於不可抗力因素,加上夏季颳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影響,年初至今公布推遲交樓的新盤,通常都會以不可抗力及惡劣天氣為延遲入伙原因。按現時規定,涉及六大原因延遲入伙的新盤,買家都不能獲得賠償。例外情況是項目未能在延長日期起計6個月內完成,買方才可以取消合約。年前由中冶置業發展的逸璟・龍灣,由於延至2020年9月才交樓,發展商便退訂及補回相關利息。

遇上延遲交樓,買家可能要支付租金繼續租樓,又或取消裝修計劃及預租予租客的合約,相對買新樓撻訂苦主仍未算太苦。不過簽訂臨時買賣合約選擇撻訂的買家,損失頂多是相當於樓價5%「細訂」。例如近期撻訂重災區的睿峰,從恆大接手該項目的鼎佩集團,便指出向殺訂買家發出終止通知書,是按規定只可沒收5%臨時訂金。

廣告

但正等待收樓的買家,通常都已簽署正式合約並支付相當於10%樓價的「大訂」。選擇建築期付款的買家,在按揭獲批後入伙日期延遲逾三個月,業主又未向銀行表示接納貸款,銀行或會要求業主補交入息文件,如不幸期間遇上減薪或財務狀況出現轉化,按揭條款及優惠就有變數。假如買家申請按保,由於按保有效期為3個月,樓盤推遲逾3個月交樓,買家恐怕亦要重新申請按揭。一旦按揭條款有變令買家計唔掂數,最終要被迫撻訂,由於已簽正約,日後發展商重售物業,就有權向買家追討差價。

新盤大幅推遲交樓日期,或會令買家按揭有變數,甚至最終要撻「大訂」離場。
新盤大幅推遲交樓日期,或會令買家按揭有變數,甚至最終要撻「大訂」離場。 (estherpoon via Getty Images)

損失一成「大訂」已較一般撻訂苦主慘,現時樓價處於調整期,發展商追差價風險大增,最壞情況可能是因為新盤推遲入伙期而破產。所以擁有穩定收入是置業基本優勢,遇上遲收樓再申請按揭,亦毋須擔驚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