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3 小時 3 分鐘
  • 恒指

    17,721.01
    -368.92 (-2.04%)
     
  • 國指

    6,334.35
    -142.89 (-2.21%)
     
  • 上證綜指

    2,957.39
    -15.13 (-0.51%)
     
  • 滬深300

    3,465.98
    -14.29 (-0.41%)
     
  • 美元

    7.8074
    -0.0016 (-0.02%)
     
  • 人民幣

    0.9304
    +0.0004 (+0.04%)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日圓

    0.0485
    +0.0001 (+0.27%)
     
  • 歐元

    8.3488
    +0.0105 (+0.13%)
     
  • 英鎊

    9.8630
    +0.0070 (+0.07%)
     
  • 紐約期油

    80.70
    -0.20 (-0.25%)
     
  • 金價

    2,311.10
    -2.10 (-0.09%)
     
  • Bitcoin

    61,062.70
    -653.48 (-1.06%)
     
  • CMC Crypto 200

    1,269.43
    -14.35 (-1.12%)
     

未出現通縮!中國央行Q1貨幣政策釋七大信號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周一(15 日)表示,仍擔憂全球經濟形勢,但央行官員對國內經濟保持樂觀,認為需求收縮等「三重壓力」緩解,且經濟未出現通縮。

中國央行在周一發布《2023 年第 1 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總基調基本延續 4 月 2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4 月 7 日央行第 1 季例會的說法,包括:對上季經濟偏滿意,但「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信貸要總量適度,節奏平穩」,並表示經濟「沒有出現通縮」。

上述報告也出現不少新變化,包括刪除「不搞大水漫灌」,刪了「警惕未來通膨反彈壓力」,新增「海外金融穩定風險上升,防範境外風險向境內傳導」,新增疫情「傷痕效應」尚未消退。

此外,央行在四個專欄中分別分析利率水準如何把握、M2 和存款高增、矽谷銀行事件啟示、今年通膨階段性回落等熱點問題。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與宏觀研究員穆仁文認為,這次央行釋出以下七大信號:

信號 1:央行仍然擔憂全球經濟形勢,但央行官員對國內經濟保持樂觀,認為「經濟成長好於預期,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儘管如此,央行也強調,「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包括海外央行政策緊縮效應顯現、國內疫情「傷痕效應」未消退、居民收入預期還在恢復、青年就業壓力大等。

信號 2:央行對海外通膨仍不樂觀,認為「高通膨仍較為頑固」。相較下,央行官員認為,「國內通膨水準處於溫和區間」,並刪去「警惕未來通膨反彈壓力」表述,強調「當前經濟還處於恢復發展過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

廣告

信號 3:貨幣政策基調最大變化是刪除「不搞大水漫灌」、新增「防範境外風險向境內傳導」,其他整體上延續 4 月 2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4 月 7 日央行第 1 季例會等表述,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突出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並延用去年第 4 季報告的其他表述,如「搞好跨周期調節」、「三個兼顧」(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等。

信號 4:央行繼續強調「房住不炒、因城施策、防範化解房企風險、三穩、三保」等。

信號 5:上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小幅上升,且專欄分析合理把握利率水準的原則。

信號 6:專欄分析近期 M2 和存款高增,指出「中長期貨幣和存款的增長,主要是經濟發展和貨幣化進程帶動」,近期「M2 和存款的較快增長很大程度是宏觀政策適度發力、市場主體行為變化的體現」,中長期「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保持基本匹配,實現了較快增長和較低通膨的優化組合」。

信號 7:專欄總結矽谷銀行事件對國內金融市場的四大啟示,包括貨幣政策應避免大放大收、處置金融風險要迅速且強力等。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