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111.93
    -124.84 (-0.19%)
     
  • CMC Crypto 200

    1,403.97
    -13.90 (-0.98%)
     

李澤鉅:對長和核心業務未來前景有信心

<匯港通訊> 長和(00001)主席李澤鉅在股東周年大會重申,只要有理想回報的優質資產,無論在香港、內地或海外地區,集團都會考慮,又指對集團核心業務的未來前景有信心。

他指出,長江集團已經是一間國際化或全球化公司,是一個在50多個國家有多元化生意的跨國企業,投資的業務覆蓋不同行業,作出每一項投資,最重要的考慮是項目的質素、穩定性及回報,最緊要是「計到數」,集團不是選擇投資地點,而是揀選項目。

他又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愈來愈多國際企業及國際家族辦公室設在香港。不論主理人的種族或國籍,愈多國際企業在港,香港的國際金融市場地位愈加鞏固,香港的經濟底氣亦會更好,有利香港長期發展。

對於長和未來的主要盈利來源,李澤鉅表示,集團的業務遍布全球,在組合和地域上比較多元化,優勢在於其多元化,沒有單一個業務可以成為主要的盈利來源,而是所有業務一齊達至的成果。其中,零售部門去年增長頗為強勁,特別在歐洲及亞洲零售業務已超越疫情前水平;基建部門一直有穩定增長,去年更錄得歷史新高的營運現金流;港口部門的多元化網絡和地域,可平衡不同地方的轉變,並正在擴大有高發展潛力的地域,包括埃及、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等;電訊部門方面,會繼續尋求可創造價值的整合交易,過去不少合倂項目都為相關業務帶來顯著的協同效應,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印尼的IOH,股價較合併前升了逾80%,股息亦有增加。

對於北上消費對集團的超市、零售業務的影響,李澤鉅指,港人消費模式轉變確實為香港零售業務帶來頗大挑戰,零售部門同事積極應對,例如調整在旅遊區店舖的產品組合,增設更多保健產品,吸引內地遊客。此外,百佳亦加強採購來自全球不同地方和中國內地的產品並提供折扣優惠,讓香港人不用長途跋涉,在香港購物也可以有比較好的性價比。屈臣氏集團亦會繼續實施O+O平台策略,亦見到成效,O+O顧客群的消費額是純粹在實體店購物的顧客的3倍。

關於葵青貨櫃碼頭的土地用途,李澤鉅指,香港貨櫃碼頭吞吐量持續下跌是不爭的事實,但貨櫃碼頭的土地用途應否改變,是一重大議題,亦超出了其決定範圍,應該由政府來做決策。集團會繼續與政府及業界溝通和合作,為香港貨櫃碼頭發展尋找出路。 (ST)

#李澤鉅 #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