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327.59
    +160.78 (+0.24%)
     
  • CMC Crypto 200

    1,375.16
    -42.72 (-3.01%)
     

李澤鉅:港貨櫃碼頭吞吐跌不爭事實 長和屬跨國企業 海外發展可與本地互補

李澤鉅昨天在長和股東周年大會上重申,只要有理想回報的優質資產,任何投資地點都會考慮。
李澤鉅昨天在長和股東周年大會上重申,只要有理想回報的優質資產,任何投資地點都會考慮。

長和(0001.HK)主席李澤鉅昨天於股東周年大會上表示,長江集團是一個在50多個國家或地區有多元化生意的跨國企業,所投資的業務覆蓋不同行業;長和的優勢在於多元化,沒有單一個業務可以成為主要的盈利來源,而是所有業務一齊達至的成果。香港貨櫃碼頭在全球港口吞吐量的排名拾級而下,李澤鉅坦言,香港貨櫃碼頭吞吐量持續下跌是不爭的事實;旗下港口部門有多元化網絡和地域,可平衡不同地方的轉變。

李澤鉅重申,上市公司有責任為股東爭取回報,每項投資最重要考慮項目質素、穩定度及回報,「最緊要計到數」,只要有理想回報的優質資產,任何投資地點都會考慮。他舉例,昔日屈臣氏集團僅有約600間店舖在香港,現時全球店舖總共16800間,如沒有海外發展,當下香港店舖最多增至800間,因為市場已飽和;有香港同時亦有海外市場,可以互補不足,互相幫手。

碼頭地改用途須政府定奪

關於未來主要盈利來源,李澤鉅指出,集團業務遍布全球,在組合和地域上較多元化;零售部門去年增長強勁,歐洲及亞洲零售業務已超越疫情前水平;基建部門一直穩定增長,去年營運現金流創歷史新高;電訊部門會繼續尋求可創造價值的整合交易,不少合併項目都帶來顯著協同效應,例如印尼電訊公司IOH,股價較合併前升逾80%,股息亦有增加;港口部門正擴大高發展潛力地域;整體而言,對集團各核心業務的未來前景均有信心。

對於葵青貨櫃碼頭用地應否用於建屋,李澤鉅說,貨櫃碼頭的土地用途是否需要改變,是個重大議題,亦超出了集團的決定範圍,應該由政府去做決策;集團會繼續與當局及業界溝通和合作,為香港貨櫃碼頭發展尋找出路。

廣告

他又提到,集團旗下港口部門正在擴大有高發展潛力的地域,包括埃及、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等國家都在增長中。資料顯示,旗下和記港口的全球網絡遍及24個國家或地區共53個港口,去年貨櫃吞吐量達8210萬個標準貨櫃。

和記港口北部灣港增合作

和記港口信託昨天與北部灣港集團簽訂合作備忘錄,攜手加強桂林及香港兩地在港口、物流等業務領域及經貿往來的合作。此外,雙方將善用香港和鹽田港之間的航線互補與通關便利,推動雙向貨源在北部灣港及香港中轉作業,加快廣西、葵青港區及鹽田港區的協作。目前香港每周有170多班國際貨櫃班輪連接全球各地,預計是次合作可為香港港口帶來額外貨量及有效加快出入口貨物流通。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認為,香港貨櫃碼頭吞吐量下跌,主因製造活動轉移至內地,令製造商更傾向由內地直接發貨、香港面臨大灣區及東南亞其他港口的競爭日益激烈、愈來愈多製造商把生產轉移到中國境外,加上最近世界主要海運聯盟把香港剔出部分航線,本港未來幾年的吞吐量或會持續下降。他建議應提供更多樣化的高增值服務,並探索與區內其他港口協同發展的可能,相信與深圳和廣州港進一步合作,能強化本地港口的競爭力。

港人消費變 零售部謀對策

另外,有長和小股東關注港人北上消費對零售業務的影響,李澤鉅說,港人消費模式轉變,確實為香港零售業帶來挑戰;零售部門同事積極應對,包括調整旅遊區店舖的產品組合,增設更多保健產品吸引內地客;超市百佳加強採購全球不同地方和內地的產品兼提供折扣優惠,讓港人購物享有較好的性價比;屈臣氏集團會繼續實施O+O平台策略,相關策略成效佳,顧客群消費額是純實體店購物顧客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