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27.71
    -0.81 (-0.00%)
     
  • 國指

    6,441.16
    +1.34 (+0.02%)
     
  • 上證綜指

    2,963.10
    -35.04 (-1.17%)
     
  • 道指

    39,150.33
    +15.53 (+0.04%)
     
  • 標普 500

    5,464.62
    -8.55 (-0.16%)
     
  • 納指

    17,689.36
    -32.24 (-0.18%)
     
  • Vix指數

    13.78
    +0.58 (+4.39%)
     
  • 富時100

    8,279.04
    +41.32 (+0.50%)
     
  • 紐約期油

    80.98
    +0.25 (+0.31%)
     
  • 金價

    2,338.50
    +7.30 (+0.31%)
     
  • 美元

    7.8071
    +0.0016 (+0.02%)
     
  • 人民幣

    0.9292
    -0.0005 (-0.05%)
     
  • 日圓

    0.0487
    +0.0001 (+0.23%)
     
  • 歐元

    8.3749
    +0.0286 (+0.34%)
     
  • Bitcoin

    61,046.59
    -3,237.09 (-5.04%)
     
  • CMC Crypto 200

    1,258.60
    -51.12 (-3.90%)
     

業主立案法團訴訟未完,對賣樓有什麼影響?

提到物業管理,相信大家都聽過業主立案法團,究竟這是什麼組織?若然發生任何訴訟,對業主有什麼影響呢?如果大廈沒有成立的話,有沒有其他取代方案呢?

政府在大廈管理方面的政策,一直是鼓勵和協助業主成立合適的組織,主要有業主立案法團及業主委員會,有人會把這兩樣混為一談,但其實是截然不同的組織。

會議召集人可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上需要有足夠的法定人數,即不能少於全體業主人數的10%,業主可決定是否按《建築物管理條例》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或按大廈公契成立業主委員會,以管理他們的大廈。

業主立案法團是一個獨立的法人組織,可在法律賦予的權力下,代表所有業主管理樓宇的公用地方,保障業主的利益及承擔有關的責任,具備訴訟權。法團可以委任或監察物業管理,包括監察管理公司的薪酬、訂出管理財務的事項開支及預算等。

而業主委員會則只屬諮詢性質,代表全體業主就大廈管理提供意見,管理公司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採納有關意見。業主委員會不具任何法律效力,因此無權監督物業管理人員的職責和薪酬。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有不少舊樓是「三無大廈」,即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任何居民組織,亦沒有聘用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的大廈,影響大廈公共環境及樓宇保養的管理。

時常聽到關於業主立案法團的負面新聞,然而今期我們並不會討論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好處及壞處,主要集中討論若然法團發生任何訴訟,對業主賣樓或申請按揭有什麼影響。

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法團須設立並維持一項備用基金,應付未有預計及緊急開支。有些大廈更會設有大廈維修基金,業主每月除繳交管理費以外,還需要支付一筆固定金額,為未來的大型維修工程作儲備。

廣告

但如果法團出現訴訟,或因意外面臨巨額索償,連大廈儲備都未能支付,會發生什麼事呢?是巨額賠償的話,就會由各業主攤分金額;而涉及官司,銀行有機會拒絕借出按揭,直至判決及處理。

過往曾有傳媒報道,一名買家於2008年看中沙田好運中心一個單位,在申請按揭時,接連被多間銀行拒絕借出按揭。後來發現原來屋苑有一宗電梯夾傷人的訴訟,銀行因此而拒絕按揭申請,最終買家撻訂離場。

事實上,買家無法從查冊中得知,法團是否面臨法律訴訟的,暫時只可以詢問賣方、地產代理及管理公司。為保障自己,買家亦可以在買賣合約中列明有關條款,以避免因賣家虛報而冒受任何損失。

更多28hse地產資訊教學

延伸閱讀:

*28Hs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