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4 小時 54 分鐘
  • 恒指

    18,053.63
    -19.27 (-0.11%)
     
  • 國指

    6,455.66
    -8.83 (-0.14%)
     
  • 上證綜指

    2,938.77
    -11.23 (-0.38%)
     
  • 滬深300

    3,448.44
    -9.46 (-0.27%)
     
  • 美元

    7.8090
    +0.0004 (+0.01%)
     
  • 人民幣

    0.9299
    +0.0003 (+0.03%)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日圓

    0.0486
    -0.0000 (-0.10%)
     
  • 歐元

    8.3637
    -0.0016 (-0.02%)
     
  • 英鎊

    9.905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1.12
    +0.29 (+0.36%)
     
  • 金價

    2,330.30
    -0.50 (-0.02%)
     
  • Bitcoin

    62,027.68
    +873.77 (+1.43%)
     
  • CMC Crypto 200

    1,286.51
    +37.39 (+2.99%)
     

樓市陰霾|美聯黃建業:若經濟持續下滑 樓價將重返6年前水平

美聯(1200)公佈2023年中期業績,上半年轉虧為盈賺3,900萬元,主要由於本港市佔率上升、期內本港住宅物業市場反彈及精簡中港兩地業務。不過,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表示,倘若本港經濟持續下滑,相信今年樓價已經於5月見頂,跌勢已成,料全年樓價升幅「捧蛋」,屆時樓價將「時光倒流」回到2017年,即6年前水平。他建議

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指,疫情鎖港經年,重創香港經濟及樓市,內地與香港全面通關卻遲於其他國家,打擊中外資金信心,通關「紅利」迅速耗盡,首季「樓股小陽春」曇花一現,其後本港樓市及股市皆高位回軟,經濟陷苦海,本港多個支柱行業驚現「裂痕」。當中,恒生指數於8月曾一度低至17,600點,創今年新低;首4個月樓價升約6.3%,惟其後樓價掉頭回落,至今(截至8月28日)已累跌3.03%,2023年迄今升幅已經收窄至3.09%,新盤帶頭「劈價」,未來樓價續有下調壓力。若本港經濟及房屋政策繼續「原地踏步」,勢必令本港優勢漸漸「煙消雲散」,競爭力落後對手。倘若經濟持續下滑,相信今年樓價已經於5月見頂,跌勢已成,料全年樓價升幅「捧蛋」,屆時樓價將「時光倒流」回到2017年,即6年前水平。

黃建業重申,樓市低沉數年未見起色,撤辣是刻不容緩。辣招推出逾10年,香港的經濟及社會環境已出現翻天覆地變化,樓市亦出現結構性改變,短炒絕跡,以自用為主,辣招卻從未檢討。他明白港府擔心撤辣引致樓價飆升,惟因為經濟欠佳及息口高企,樓價跌勢已成,撤辣只會增加成交,樓價沒有大升的基本因素。須知住宅物業非商品,而是生活必需,對比波動大的股債匯,更是很多人理想的長線安全投資,若放任樓價直插到底,將令不少為置業而節衣縮食的市民損失慘重,衍生眾多社會問題,物業買賣牽涉的不止地產界,而是民生及社會,冀政府正視,立即根據時代轉變調整經濟及樓市措施。

廣告

面對目前情況,黃建業提出「救港六招」:1) 減股市印花稅,又或只收「單邊印花稅」,刺激港股成交,並吸引巨企來港上市;2) 減利得稅,扶助企業,增加外資來港或留港的誘因;3) 大力扶持香港有優勢的產業,包括醫療、美容、法律、保險、教育等,為香港帶來新機遇;4) 發展具香港特色的旅遊業,建構獨特「蒲點」,吸引中外旅客來港免稅購物,從而刺激消費,帶動內需5) 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移民政策,例如降低取得永久居民身份證的年期門檻,又或擴闊可供申請投資移民的範疇6) 減樓市印花稅i) 撤底寬免外地人來港首次置業需付的3成辣稅,減低他們來港置業的成本ii) 免除15%的新住宅印花稅,為市民換樓開方便之門iii) 取消額外印花稅SSD,或將年期及稅率回復至「加強版」前,即買入住宅單位後頭半年內出售的稅率為15%;在6個月以上至12個月之間轉售,稅率為10%;在12個月以上至24個月之間轉售,稅率為5%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