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1 小時 54 分鐘
  • 恒指

    18,095.50
    +67.79 (+0.38%)
     
  • 國指

    6,474.65
    +33.49 (+0.52%)
     
  • 上證綜指

    2,950.43
    -12.67 (-0.43%)
     
  • 滬深300

    3,458.93
    -17.88 (-0.51%)
     
  • 美元

    7.8068
    -0.0009 (-0.01%)
     
  • 人民幣

    0.9296
    +0.0005 (+0.05%)
     
  • 道指

    39,411.21
    +260.91 (+0.67%)
     
  • 標普 500

    5,447.87
    -16.75 (-0.31%)
     
  • 納指

    17,496.82
    -192.54 (-1.09%)
     
  • 日圓

    0.0487
    +0.0000 (+0.10%)
     
  • 歐元

    8.3816
    +0.0021 (+0.03%)
     
  • 英鎊

    9.905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65
    +0.02 (+0.02%)
     
  • 金價

    2,336.10
    -8.30 (-0.35%)
     
  • Bitcoin

    60,989.07
    -1,311.60 (-2.11%)
     
  • CMC Crypto 200

    1,267.95
    +18.83 (+1.51%)
     

樓見之明|「辣招」有再調整空間|布少明

Shau Kei Wan, Hong Kong 19 March 2019: Top view of Hong Kong city
Shau Kei Wan, Hong Kong 19 March 2019: Top view of Hong Kong city

《施政報告》公佈後,新盤市場亦隨之活躍。最值得留意的,是龍頭發展商的天水圍站大型項目。執筆之時,市場消息指該盤已收到逾2,500票,超購近8倍,成功登上今年首日「票房」最賣座新盤寶座,反映項目極受歡迎。

近期一手市場正重新啟動,吸納市場不少購買力。據市場統計,本月(截至24日止)一手已錄約470宗成交,已超越10月全月的344宗,並創3個月新高,預料一手交投將穩增,全月累計可錄600至700宗成交,按月大幅增加逾1倍。

一手成為焦點,反觀二手交投難以避免地繼續整固,一方面準買家以買「筍盤」為入市目標,另一方面部份業主亦未肯大減價放盤,令交投陷入拉鋸,惟在部份急於出貨的業主減價沽貨下,樓價或續現下調壓力。「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42.49點,按周跌0.12%,連跌14週,本年迄今樓價跌約2.4%,創逾6年半新低。

另一邊廂,《施政報告》公佈「減辣」未幾,市場又現進一步「減辣」的要求。近日有政界人士,指出「減辣」的力度只屬「半桶水」,要求政府只要在未來兩至3個月並無異常狀況,理應在明年2月財政預算案中「全面撤辣」,令市場重回正軌,有更健康的發展。

筆者相當明白,政府向來在有關樓市「辣招」的議題上,不肯大刀闊斧地撤銷或進行調整,箇中原因是擔心一旦「全撤」,本港樓價或會因而飆升。不過,早前曾有外資大行發表最新報告,指出在過去兩年全球通脹及利率上升下,香港樓價同步已回落,並已跌出「泡沫」的分類,再觀察近期「減辣」後樓價的低迷表現,憂慮訶整辣招會刺激樓價大幅向上未免太杞人憂天。

廣告

當下香港正值復甦初期,無論股市,或者樓市,正經歷着「後疫情效應」,樓市作為本港重要經濟支柱,若交投不振,勢大大影響著經濟復甦的進程。雖則最近二手睇樓量雖然轉趨活躍,但交投方面仍與本港經濟一樣,未見明顯起色,故倘若政府想加速激活經濟,理應拋低「心理包袱」,可考慮進一步在調整辣招上著墨。根據網盤價格變化反映業主信心的「美聯信心指數」,最新報51.1點,按周跌0.4%,連跌3星期,由此可見市場對樓市前景的信心未有因「減辣」而全面恢復。

其實「減辣」的重點並非提振樓價,而是在於激活樓市交投,因為此舉可增加樓市供應,同時盤活樓市換樓鏈,令普羅大眾可按個人需要靈活套現,亦可藉此間接刺激香港經濟表現,絕對是一舉二得。

布少明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