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63.03
    +16.12 (+0.09%)
     
  • 國指

    6,273.75
    -9.11 (-0.14%)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道指

    38,386.09
    +146.43 (+0.38%)
     
  • 標普 500

    5,116.17
    +16.21 (+0.32%)
     
  • 納指

    15,983.08
    +55.18 (+0.35%)
     
  • Vix指數

    14.84
    +0.17 (+1.16%)
     
  • 富時100

    8,189.06
    +42.03 (+0.52%)
     
  • 紐約期油

    82.85
    +0.22 (+0.27%)
     
  • 金價

    2,327.90
    -29.80 (-1.26%)
     
  • 美元

    7.8203
    -0.0042 (-0.05%)
     
  • 人民幣

    0.9250
    +0.0014 (+0.15%)
     
  • 日圓

    0.0496
    -0.0002 (-0.46%)
     
  • 歐元

    8.3900
    +0.0019 (+0.02%)
     
  • Bitcoin

    62,955.66
    -677.18 (-1.06%)
     
  • CMC Crypto 200

    1,285.72
    -53.34 (-3.98%)
     

【欲言不止】普通中產平穩儲錢退休策略

【欲言不止】普通中產平穩儲錢退休策略

自從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按帖文瀏覽數字向作者發放廣告費之後,在該平台掀起罵戰就成了網紅的賺錢途徑。最近有理財專家帖文稱,一對中產夫婦不需要任何奇遇也可以在60歲存起200萬美元,按每年4%贖回率計算,可以每年產生8萬美元收入,已經足以退休。

指數ETF長期回報達10%

上述例子假設這對夫婦25歲結婚,然後每年按當地稅法容許的上限,供款7000美元到類似強積金的自願供款戶口;按每年10%的回報,確在35年後便累積到約200萬美元,這並非什麼秘密,筆者每年在大學教授組合理論,第二周都會介紹類似概念:靠時間累積回報,就是滾雪球效應,亦是機構投資者相對散戶的最大優勢。

該組帖文吸引了筆者的注意,卻引起其他網友的種種質疑。其中一類筆者也常接觸到,就是質問如何找到每年10%的投資工具。帖文就指出,標普500指數幾十年的長期平均回報有11%,因此買指數ETF往往已以拙勝巧,完成累積任務。筆者在新書也列出美國之外,多地指數的長期表現落在這類區間之中。當然,過去成績不代表將來能複製,經濟滄海桑田,股票可以經歷長期逆境。所以長期配置宜分散投資,全球所有巿場同時長期陷入寒冬的機會相對就較小了。

第二類質疑就是策略太保守,認為投資者擁有100萬美元後,就應該轉為進取,爭取更好退休收入。這個論點就忘記了複式效應之下,雖然回報率一致,但是愈後來所賺的金額就愈高。例如在本文例子之中,到了第30年,資本才累積到115萬美元,但後面5年卻產生了74萬美元的回報。因此,捍衞資金讓雪球一直滾下去才是策略重點。假如例子中的夫婦還有其他積蓄,退休後毋須動用組合資金,讓這筆退休金再滾存5年,就累積到300萬美元以上。到時再開始贖回,一樣的4%就成了12萬美元了。

廣告

策略重點讓雪球一直滾

最後一類質疑則是通脹之下,將來的200萬美元價值大跌。除非未來通脹率長期接近總回報,否則2%至3%的通脹,最後還是跑輸了八厘十厘的總回報。而且,就算到時候通脹真的蠶食了一半的購買力,有等同於4萬美元的現金流,對退休還是大有幫助。

另外,就是網上世界屬極端的面子工程。有本地理財KOL也說過,尤其是年輕人,理財第一步就是停止關心別人的Facebook。

全級中學同學之中,自然有人家境好、嫁得好、工作順境,所以貼出來的高端消費完全合理;但也有人犧牲了長期理財目標,在經濟榮景時候過着奢侈生活。如果再進一步變成了「軍備競爭」般的你追我逐,大家就更不能停下來了。

停止攀比 建理財紀律

在這種漩渦之中,再合理的資產和現金流也不會夠。200萬不夠,是因為他人有500萬。到了有500萬的時候,又會想到朋友擁1000萬,想再增加一倍。因此,停止和人比併後,才能建立出理財紀律。「生活競爭對手」搬大屋或買了名車,自然會思考自己能否一樣,但如果挪用了投資資金,雪球就滾不下去了。停止比併,就不會在乎別人消費,資金就自然安全,可繼續為自己生息了。

作者為安泓投資的投資總監,亦為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席副教授。他為《信報》/信網撰文,與讀者分享投資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