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4
    -0.0004 (-0.00%)
     
  • 人民幣

    0.9296
    -0.0007 (-0.08%)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日圓

    0.0484
    +0.0001 (+0.21%)
     
  • 歐元

    8.3583
    +0.0004 (+0.01%)
     
  • 英鎊

    9.87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2.13
    +0.39 (+0.48%)
     
  • 金價

    2,348.30
    +11.70 (+0.50%)
     
  • Bitcoin

    61,245.90
    -329.45 (-0.54%)
     
  • CMC Crypto 200

    1,278.98
    -4.85 (-0.38%)
     

消費券快到手 拆解「洗凸」成因

上一期的消費券錢你都花在哪了?有沒有發現每次派發消費券的錢總是花得較平時為多,而且每次都花得「不知所踨」?
上一期的消費券錢你都花在哪了?有沒有發現每次派發消費券的錢總是花得較平時為多,而且每次都花得「不知所踨」? (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踏入4月意味消費券快到手,亦即又可以不用消費自己的錢而是用上政府的錢。上一期的消費券錢你都花在哪了?有沒有發現每次派發消費券的錢總是花得較平時為多,而且每次都花得「不知所踨」?背後其實有心理因素原因。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何謂心理帳戶

事實上,人的消費行為及看錢的態度很多時候都夾雜著複雜的主觀情緒,當中最著名的「心理帳戶」概念,就是我們會將錢分類,即使是同一張鈔票仍會分類,例如這是父母給我的,所以要小心花費,這是今年的花紅可以花得更盡興等,當我們對錢有了分類,消費行為亦會因此產生了變化。

因此,不少人會將消費券的錢買一些自己平時不會買的東西,或是去一間平時不會去的餐廳,務求將錢花盡。為甚麼人有這種思維呢?其實是因為「心理帳戶」因素對金錢產生的一種錯誤觀念,亦是對個人的一種放縱,而正因為放縱一出現,很容易加入額外的錢去消費,好像平時不會願意花錢買iPhone,但認為消費券是「資助」就自己加錢買,心中有「抵咗」的感覺。

不少人會將消費券的錢買一些自己平時不會買的東西,或是去一間平時不會去的餐廳,務求將錢花盡。
不少人會將消費券的錢買一些自己平時不會買的東西,或是去一間平時不會去的餐廳,務求將錢花盡。 (10'000 Hours via Getty Images)

心理因素改變理財習慣

不過,試想想同一張鈔票,其價值都是同相同的,若你能夠將錢放在同一個儲蓄戶口裡,你花錢時便會更加小心,因為你知道這些都是屬於你的錢。

對消費券的錢,有人提議將消費券的錢用作投資或是買六合彩等博一博(當然消費券的錢是不能直接用作投資),有沒有發現當你使用這些錢去「投資」或「投機」時都會相當地採取進取態度,因為你心底裡認為若輸掉了也沒有關係,反正不是你的錢,若贏了又會將資金再用作「博一博」,這就是人的心理改變個人的理財及投資習慣。

簡單總結,大家要明白其實錢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不論消費券的錢、抽獎的錢,其實都是屬於你的財富,只要明白背後的原因,可以讓你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亦能有正確的金錢態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