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79.61
    -150.58 (-0.83%)
     
  • 國指

    6,392.58
    -70.37 (-1.09%)
     
  • 上證綜指

    3,086.81
    -4.86 (-0.16%)
     
  • 滬深300

    3,579.92
    -14.39 (-0.40%)
     
  • 美元

    7.8187
    +0.0020 (+0.03%)
     
  • 人民幣

    0.9256
    +0.0010 (+0.11%)
     
  • 道指

    38,686.32
    +574.84 (+1.51%)
     
  • 標普 500

    5,277.51
    +42.03 (+0.80%)
     
  • 納指

    16,735.02
    -2.06 (-0.01%)
     
  • 日圓

    0.0494
    -0.0002 (-0.32%)
     
  • 歐元

    8.4783
    +0.0106 (+0.13%)
     
  • 英鎊

    9.961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77.18
    -0.73 (-0.94%)
     
  • 金價

    2,347.70
    -18.80 (-0.79%)
     
  • Bitcoin

    67,647.62
    +788.29 (+1.18%)
     
  • CMC Crypto 200

    1,425.06
    -3.51 (-0.25%)
     

港股年內遭沖走3408億成交

港交所正探討市場在惡劣天氣下仍繼續運作。
港交所正探討市場在惡劣天氣下仍繼續運作。

是次香港的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維持逾16小時,為有紀錄以來最長。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到底沖走香港經濟幾多個億?與颱風襲港相比,哪一場災害令香港損失更大?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早年曾發表研究報告指,一場黑色暴雨保守估計造成約6億元的經濟損失,當中涉及商戶索償、處理山泥傾瀉及水浸等費用、飛機航班延誤所造成的損失等。該組織當時補充,數字只是保守估計,加上多年來的通脹因素,以及大量車輛被水浸壞引發的保險索償,今次黑雨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相信遠較6億元為大。

山竹經濟損失46億

除了暴雨之外,香港每年都可能受到颱風襲擊,早前就剛經歷10號颶風蘇拉侵襲。颱風來襲,對香港造成幾多經濟損失?作為參考,根據天文台的《熱帶氣旋年刊》,2018年的超強颱風山竹就導致約6萬棵樹倒下,連同其他事項,估計直接經濟損失達45.98億元。其中,9.1億元損失來自於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機構,另36.9億元來自於保險索償,當中大部分因財產與物料損壞、業務中斷、工程保險。

金融市場也因災害而蒙受巨大損失,因為每當8號風球或黑雨信號生效,香港交易所(00388)都可能調整或中止交易,港股年內已3度因惡劣天氣暫停交易。根據今年前7個月的港股日均交易量1,136億元和每日約2.2億元的股票印花稅,初步今年因極端天氣而停市,香港總計已損失3,408億元的股市交易量及約6.6億元股票印花稅。

研惡劣天氣下開市

對於港股在極端天氣情況下停市,內媒曾指,A股似乎從未受惡劣天氣影響而休市,港股為何如此任性又嬌氣?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為例,在颱風下仍維持正常交易,這與港交所策略大為不同。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也曾對這種因天氣惡劣而停市的決策表示疑惑,認為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地市場緊密連接,投資者需進行交易。港府在今年2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亦表明,港交所將探討一系列優化交易機制的建議,包括探索市場在惡劣天氣下繼續運作的安排,以便利投資者交易和配合市場發展趨勢。經歷今年多次天災,且看當局會否加快行動,以減少潛在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