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79.61
    -150.58 (-0.83%)
     
  • 國指

    6,392.58
    -70.37 (-1.09%)
     
  • 上證綜指

    3,086.81
    -4.86 (-0.16%)
     
  • 滬深300

    3,579.92
    -14.39 (-0.40%)
     
  • 美元

    7.8187
    +0.0020 (+0.03%)
     
  • 人民幣

    0.9256
    +0.0010 (+0.11%)
     
  • 道指

    38,686.32
    +574.84 (+1.51%)
     
  • 標普 500

    5,277.51
    +42.03 (+0.80%)
     
  • 納指

    16,735.02
    -2.06 (-0.01%)
     
  • 日圓

    0.0494
    -0.0002 (-0.32%)
     
  • 歐元

    8.4783
    +0.0106 (+0.13%)
     
  • 英鎊

    9.961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77.18
    -0.73 (-0.94%)
     
  • 金價

    2,347.70
    -18.80 (-0.79%)
     
  • Bitcoin

    67,611.53
    +296.70 (+0.44%)
     
  • CMC Crypto 200

    1,423.02
    -5.55 (-0.39%)
     

港首季GDP增2.7% 維持全年預測 旅遊與出口復甦 惟需提升競爭力

港府公布首季GDP詳情,左起:首席經濟師張頌詩、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及統計處助理處長陳麗珊。(何澤攝)
港府公布首季GDP詳情,左起:首席經濟師張頌詩、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及統計處助理處長陳麗珊。(何澤攝)

政府公布,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2.7%,數字與初值相同。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本地生產總值升2.3%。政府表示,考慮到首季實際數字以及全球和本地情況的最新發展,維持全年GDP增長2.5%至3.5%的預測。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表示,去年主要靠旅遊及消費推動本港經濟增長,而今年旅遊繼續復甦,加上外部需求改善,出口有見反彈,料今年各部分增長動力較為平均。

地緣局勢緊張恐添壓

梁永勝指出,地緣政治局勢為內地及本港經濟帶來壓力,涉及不同方面和行業。例如美國制裁內地電動車,將影響貨品出口,而本港一直相信自由貿易,有關制裁對所有人無益,不但影響內地和香港,美國消費者亦要承擔更貴的產品,並影響當地科技增長和進步。他指地緣政治局勢雖然緊張,但內地首季增長達5.3%,相信內地全年經濟增長能夠達標(5%),本地增長目標亦已考慮內地經濟表現。

本港首季服務輸出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按年增長 8.4%,主要受惠於訪港旅客人次持續回升,旅遊服務輸出進一步躍升;而季內出口表現改善,按年升6.8%。本地方面,私人消費及整體投資開支繼續擴張,在就業收入持續增加及政府推出多項措施提振氣氛的支持下,首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升1%。

對於內地新增8個赴港澳自由行城市,他謂政府早前已預計新增8個自由行城市,全年可為香港帶來30萬旅客及12億至15億元消費金額,政府繼續推廣盛事,加上本港大力發展特色景點,業界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務和產品,會利好旅遊服務輸出。

廣告

促提供良好消費體驗

至於市民北上消費對零售市道影響,他指出,由於港元升值,令市民覺得其他城市的產品價格便宜,加上內地服務和產品水平提高,因此吸引港人北上消費。他認為,本港需要提升競爭力及提供良好消費體驗,而政府和業界應共同努力,相信可令市民留港消費。

另外,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今年出口貿易復甦,會成為推動經濟表現的最主要因素。不過,內地經濟數據放緩,加上美國擬對中國進口貨品加徵關稅,要留意相關發展對本港外貿的影響。他指出,政府「撤辣」後樓市成交顯著增加,加上股市回升,或對第二季消費及物業交易帶來支持,預計本港全年經濟增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