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3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道指

    38,239.66
    +153.86 (+0.40%)
     
  • 標普 500

    5,099.96
    +51.54 (+1.02%)
     
  • 納指

    15,927.90
    +316.14 (+2.03%)
     
  • 日圓

    0.0492
    -0.0009 (-1.74%)
     
  • 歐元

    8.3707
    -0.0275 (-0.33%)
     
  • 英鎊

    9.7780
    -0.0140 (-0.14%)
     
  • 紐約期油

    83.66
    +0.09 (+0.11%)
     
  • 金價

    2,349.60
    +7.10 (+0.30%)
     
  • Bitcoin

    63,000.59
    -1,213.49 (-1.89%)
     
  • CMC Crypto 200

    1,304.48
    -92.06 (-6.59%)
     

〈滙豐經濟展望〉全球央行6月啟動降息循環 未來6個月增持這五大股市

〈滙豐經濟展望〉全球央行6月啟動降息循環 未來6個月增持這五大股市

滙豐銀行今 (26) 日舉行 2024 年第 2 季投資展望說明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表示,預期全球央行今年 6 月可望啟動新一輪降息循環,展望未來六個月,滙豐銀行將採取溫和承險的投資策略,維持零配置現金作投資,並偏高配置全球股票,增持美國、日本、南韓、印度、印尼股市。

范卓雲指出,自年初以來,全球經濟和企業盈餘的基本因素勝於市場的審慎預期,全球通膨降溫趨勢持續,美國經濟強韌和科技企業盈餘成長理想,刺激今年全球投資展望進一步好轉。美股表現優秀,帶動日股、台股等各國股市在第一季創下歷史新高。

范卓雲指出,美國聯準會維持今年降息三碼的指引,同時向上修正經濟成長預測,顯示 Fed 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信心進一步增強,通膨威脅將會受到控制。滙豐銀行預測美國 6 月開始降息,今年將有三次各 1 碼,總計 3 碼,至 2025 年共計降息 6 碼,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可望從現在的 23 年高點 5.375% 降至 2025 年底的 3.875%,對債券市場十分有利。

范卓雲建議投資人,將現金投入美國國債、全球投資等級債券和亞洲高評級企業債券,滙豐維持美國國債的中至長期(7-10 年)存續期偏好,以及全球投資等級企業債券的中存續期(5-7 年)偏好。

范卓雲進一步指出,歐洲央行、英國央行預估也會在 6 月啟動降息;瑞士央行出乎市場預料率先開啟降息週期,成為首個降息的已開發經濟體,預期亞洲央行未來數月會陸續降息,有利提振全球風險情緒和改善股債市場回報展望。

廣告

日本央行近日正式結束負利率和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范卓雲表示,象徵日本終於告別漫長的通貨緊縮時代,日本央行的前瞻指引重申有必要保持寬鬆的金融環境,我們相信日本央行將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預測在 2024 年底之前仍將保持零利率,並於 2025 年第一季和第三季各升息 10 基點。

根據滙豐銀行預測,2024 年全球經濟成長 2.6%,通膨降至 5.8%,其中,美國經濟成長 2.3%、通膨 3.4%;亞洲 (日本以外) 經濟成長 4.5%、通膨 2.0%。

范卓雲強調,在美股以外,亞洲是我們最看好的股票市場。中國加大刺激經濟力度,將降低國內和全球經濟的下行風險。亞洲區內供應鏈重組升級、私人財富快速成長、中產階級消費強韌,加上人工智慧科技革新推動數位科技投資急升,綠色轉型帶動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產業鏈高速發展,為亞洲區內經濟穩健成長提供推動力。

范卓雲補充說明,在日本以外的新興亞洲市場,印度和東協受益於全球供應鏈轉移、投資快速成長和年輕人口紅利,結構性成長動力強勁。考慮到中國的刺激經濟措施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推動較顯著的成長復甦,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仍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

范卓雲強調,我們在亞洲採取分散風險的投資策略,偏高配置日本、南韓、印度和印尼股市,對中國大陸和香港股票保持中性觀點,聚焦服務消費、高端製造業和優質國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