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207.13
    +444.10 (+2.50%)
     
  • 國指

    6,437.09
    +163.34 (+2.60%)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道指

    37,903.29
    +87.37 (+0.23%)
     
  • 標普 500

    5,018.39
    -17.30 (-0.34%)
     
  • 納指

    15,605.48
    -52.34 (-0.33%)
     
  • Vix指數

    14.99
    -0.40 (-2.60%)
     
  • 富時100

    8,147.34
    +26.10 (+0.32%)
     
  • 紐約期油

    79.67
    +0.67 (+0.85%)
     
  • 金價

    2,306.10
    -4.90 (-0.21%)
     
  • 美元

    7.8175
    -0.0048 (-0.06%)
     
  • 人民幣

    0.9258
    +0.0009 (+0.10%)
     
  • 日圓

    0.0501
    -0.0000 (-0.02%)
     
  • 歐元

    8.3666
    -0.0120 (-0.14%)
     
  • Bitcoin

    57,783.76
    +319.05 (+0.56%)
     
  • CMC Crypto 200

    1,246.24
    -24.50 (-1.93%)
     

滬深市走資7個月最急

滬深兩市下周一起擴大融資融券適用股票範圍。
滬深兩市下周一起擴大融資融券適用股票範圍。

為期7日的內地二十大會議今日閉幕,市場屏息注視中國經濟將何去何從,惟外資相當「唔畀面」,連續5日拋售A股,經滬深股通淨賣出內地股票累計293.29億元人民幣,為7個多月最急,原因恐怕還是人民幣匯率跌跌不休,即使國有銀行據報在境內拋售美元,防止在岸人民幣(CNY)跌穿7.25(兌每美元‧下同)關口,CNY照樣創下超過14年收市新低。

由官方開出的中間價報7.1186,比周四高兩點子,惟中美貨幣政策背馳、兩國息差拉闊的預期仍強,盤中低見7.2512,跌0.5%,收市仍跌0.46%,報7.2494,創2008年1月14日後新低,年內累跌逾12%。

綜合滬深兩市表現、外資更常用的A股指標滬深300指數昨跌0.32%,本周累跌2.59%,本年迄今累瀉逾24%。周五滬深兩市總成交額僅約7,123億元人民幣,惟滬深股通錄得淨賣出89.22億元人民幣,二十大期間每個交易日都在走資。

恒指連挫兩周 科指又新低

如是者,港股難有運行,恒生指數周五反覆偏軟,午後曾跌143點,低見16,137點,即使建設銀行(00939)、工商銀行(01398)及中國銀行(03988)等內銀股尾段抽升,收市仍跌69點,收報16,211點,創2009年4月30日後新低,二十大會期內累跌2.27%,連挫兩周。

藍籌科技股百度集團(09888)、阿里巴巴(09988)及網易(09999)續創收市新低,曾被寄望為「港版納指」的恒生科技指數又跌19點或0.62%,以3,101點再創面世後收市低位。港股通再錄淨買入34.07億元,「北水」二十大期間流入總額增至逾256億元,惟港股總成交額跌至約940億元。

要留意的是,券商接連基於人民幣貶值下調離岸中資股的目標價,如富瑞以此為據下調「高息股」中國移動(00941)及中國電信(00728)目標價8%左右,分別至61.95元及3.93元,即使看好兩企的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改善。該行列中電信為中資電訊股首選,主要是今年收入增長指引維持約20%的工業互聯網業務,為其帶來比中移大的盈利增長空間,其股息增長率較快,波動市下具防守性。

即使上海及深圳兩地的證券交易所下周一起,擴大融資融券(孖展及借貨沽售)適用股票範圍,提升市場活力、股市流動性和定價效率,惟分析指,內地疫情持續,漸進式放寬入境隔離措施,尚不能顯著振奮市場信心,房地產及科技兩個支撐着中國經濟增長的產業仍令外界擔憂。

建議關注先進製造業板塊

內地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中港股市皆處於中長期的低部區域,短期內繼續「磨底」居多,「決定大盤(市)指數的傳統板塊沒有趨勢性的機會……指數更多是做俯臥撐(掌上壓)」,主要是風險胃納很低,容易「杯弓蛇影」,也要關注海外不利因素,如美國服務業通脹最快要在明年首季始有明顯回落的可能,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今季見頂前起碼升至4.75厘。

不過,他相信,中國的優勢在於內需,並有完善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中長期更多關注資訊科技、新能源、半導體、國防軍工及醫藥等先進製造業板塊。

在岸人民幣頹勢未止
在岸人民幣頹勢未止
滬深股通今年外資淨流向
滬深股通今年外資淨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