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29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578.30
    +102.38 (+0.55%)
     
  • 國指

    6,572.45
    +25.16 (+0.38%)
     
  • 上證綜指

    3,140.72
    +35.90 (+1.16%)
     
  • 道指

    38,852.27
    +176.59 (+0.46%)
     
  • 標普 500

    5,180.74
    +52.95 (+1.03%)
     
  • 納指

    16,349.25
    +192.92 (+1.19%)
     
  • Vix指數

    13.49
    0.00 (0.00%)
     
  • 富時100

    8,213.49
    +41.34 (+0.51%)
     
  • 紐約期油

    78.91
    +0.43 (+0.55%)
     
  • 金價

    2,336.90
    +5.70 (+0.24%)
     
  • 美元

    7.8189
    +0.0011 (+0.01%)
     
  • 人民幣

    0.9215
    -0.0001 (-0.01%)
     
  • 日圓

    0.0505
    0.0000 (0.00%)
     
  • 歐元

    8.4255
    +0.0074 (+0.09%)
     
  • Bitcoin

    63,531.79
    -699.97 (-1.09%)
     
  • CMC Crypto 200

    1,367.96
    +55.33 (+4.22%)
     

為何坐擁1.65萬億資產仍爆煲?

硅谷銀行日前盡沽債券以應付客戶提取資金,反而埋下倒閉的伏線。
硅谷銀行日前盡沽債券以應付客戶提取資金,反而埋下倒閉的伏線。

作為一家擁有40年歷史、資產規模達到2,120億美元(約1.65萬億港元)的銀行,硅谷銀行(SVB)為何一夜之間倒閉?其他銀行會否面臨類似的風險?這些問題是許多人心頭的疑問。事實上,SVB爆煲背後原因並不複雜,只是遇到了一個所有銀行在相同情景下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擠提。

無論是任何一家商業銀行,只要所有客戶在同一時間提走所有的存款,都難以逃避爆煲命運。至於SVB為何會擠提,就要從2020年新冠疫情於全球大爆發說起。

於2020至2021年期間,聯儲局將利率減至接近零的水平,並透過量化寬鬆(QE)大量印錢,一時之間市場水浸,初創公司亦能夠輕易獲得巨額融資,導致大筆存款流入SVB。

在一般情況之下,銀行會在收到存款之後,把錢借出去賺取息差。由於當時市場水浸,銀行提供的貸款太多;而借不出去的錢,便會用來投資於「無風險」的美國國債,以賺取利息,此乃正常做法。

擠提導致現金耗盡

然而,當聯儲局開始加息周期後,市場利率上升,美國國債價格下跌(孳息率上升)。當存戶提款時,假如SVB手頭沒有足夠現金,便需要「蝕賣」出售手頭上的國債,從而錄得虧損。就在上周三,SVB宣布賣出手頭債券套現210億美元,及未能成事的發行新股籌資22.5億美元計劃,都是為了填補出售國債所致的虧損。這部分的虧損理論上能夠被銀行消化,不會導致爆煲。

只可惜消息傳出後,市場認定SVB存在重大風險,一眾創投基金更呼籲初創公司盡快提款,在於上周四該行共收到420億美元的客戶提款要求,最終導致該行耗盡現金。

有見及此,聯儲局最新的工具「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TFP)」,正正是讓銀行可以用國債作抵押,取得為期最長一年的等額面值(而不是市值)貸款。此舉理論上可以讓銀行不用再「蝕賣」手頭上的國債,避免SVB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