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3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道指

    38,239.66
    +153.86 (+0.40%)
     
  • 標普 500

    5,099.96
    +51.54 (+1.02%)
     
  • 納指

    15,927.90
    +316.14 (+2.03%)
     
  • 日圓

    0.0492
    -0.0009 (-1.74%)
     
  • 歐元

    8.3707
    -0.0275 (-0.33%)
     
  • 英鎊

    9.7780
    -0.0140 (-0.14%)
     
  • 紐約期油

    83.66
    +0.09 (+0.11%)
     
  • 金價

    2,349.60
    +7.10 (+0.30%)
     
  • Bitcoin

    63,057.06
    -1,292.45 (-2.01%)
     
  • CMC Crypto 200

    1,304.48
    -92.06 (-6.59%)
     

無論2024年誰能贏得美國大選 中國都是鐵定的輸家

【彭博】-- 川普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破壞了中美這兩個全球超級大國間的經濟關係。如果他能再次當選,兩國之間的貿易聯繫可能被徹底切斷。

這位前總統提出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徵收60%的關稅。彭博經濟研究的分析顯示這將使中國對美5,750億美元的計畫出口額基本歸零。而且如果川普能擴大民調上對拜登的微弱領先優勢,進而贏得11月大選,他可能採取的對華升級行動還不止貿易這一項。

無論是對中國經濟,還是對迄今已從2021年高點下跌逾40%的股市來說,這都無疑是個壞消息。雪上加霜的是,川普的種種言論可能會把壓力給到拜登,迫使其在選舉日到來前就採取更嚴厲的對華措施。

拜登知道中國問題攸關選票,過去的經驗證明秉承強硬對華立場的人可以在選舉中取得勝利。拜登可能不會宣揚類似川普加關稅這樣的激進措施,他的內閣班子說過美國不希望與中國脫鉤。但拜登有可能在多個領域對中國施加新的限制,包括數據安全、電動汽車等,而且他不需要等到投票日才採取行動。

推薦閱讀:拜登政府據悉考慮對中國智能汽車實施進口限制 可能不局限於關稅措施

三個月前的元首會晤令中美劍拔弩張的氣氛有所降溫,隨著美國大選接近關鍵時刻,中國問題的熱度再次升高。對投資者而言,川普的最新關稅提議可能讓人回想起他的第一個任期,當時推特上充斥著震動全球市場的貿易政策消息。

中國官員表示,他們對誰將掌權沒有明確的偏好。據不願具名的中國官員透露,雖然川普的行事難以預測而且常常咄咄逼人,但他喜歡達成協議,可能會削弱拜登與美國盟友合作的努力。

廣告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中國商務部顧問桑百川說,他們都是很大的威脅。

桑百川認為,川普的美國優先方針可能給中國創造突破反華經濟圈的機會。他指的是拜登有能力將中國排除在技術供應鏈之外。但無論哪種方式,北京都將面臨一位總體戰略是「排除和遏制中國發展」的美國總統。

推薦閱讀:從川普最喜歡的指標看 拜登看似在贏得中美貿易戰

川普關稅衝擊

川普上周在回答有關將對華關稅提高到60%的問題時表示,其目標是「將企業帶回美國」。他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加徵25%關稅已經讓中國出口商從美國市場獲得的收入出現了一個缺口。而60%的關稅將把這個缺口變成一個火山口。根據全球經濟模型,彭博經濟研究估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占有率將從貿易戰前最高22%的水平大幅下降至接近零。

受影響最大的將是紡織和電子行業,目前中國在這兩個行業居於全球主導地位,但利潤微薄,工廠無法消化關稅影響。 彭博經濟研究的模型顯示,隨著貿易流因為地緣政治而發生轉移,東南亞和墨西哥將承接很大一部分。美國電子公司也將受到衝擊,因為它們的許多產品是在中國生產。美國公司和消費者最終會為進口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

關稅可能是川普競選團隊最引人注目的經濟提案,但不是唯一的。這位前總統暗示將對美中雙向投資實施新的禁令(拜登已經在這個領域收緊了相關規定),其誓言要將中國排除在美國的「基本行業」之外並確保美國的資金不會推動中國崛起。

川普周四在海湖莊園對記者說,「中國帶走了我們的業務,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關於第二個任期的關稅計畫,他說「這種做法可以讓我們把生意和製造業帶回美國。」

他指責拜登政府放任美國的利益流失。

競選承諾並不總能轉化為政府政策,尤其是當它們在現實世界中的影響如此具有破壞性時。不過如果要從川普的第一個任期中吸取教訓的話,那就是他的反華言論往往會造成這種影響。

對習近平來說,中美經濟衝突加劇的前景來得不是時候。

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應對房地產崩盤,這個昔日最大的成長動力變成了當前經濟一個主要拖累,股市下滑讓7萬億美元財富蒸發。習近平的主要經濟官員最近加強與美國對口官員的交流 ,計畫歡迎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今年到訪北京,以期穩定與中國這個最大出口市場的關係。

鑒於川普接近贏得共和黨提名,並且支持率在關鍵的搖擺州領先,投資者已經做好了承受影響的準備。

川普60%關稅稅率的威脅導致廉價零售商、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等中國企業股票遭到拋售。高盛經濟學家報告稱,川普的影響是北京和上海投資者最常問及的問題之一。

選舉熱度

歷史經驗表明美國大選年總是會帶來麻煩。

川普與拜登這兩個人,一個挑起了貿易戰,一個擴大了貿易戰範圍,他們都表現出對中國的更強硬態度。

關稅是川普執政初期的首選武器,但隨著對華政策更趨強硬,他拿出來更多「武器」。川普曾經試圖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微信和TikTok在美國運營。此外,他還對中國企業實施一系列出口管制和制裁,最著名的靶子就是電信設備巨頭華為。川普任內將中國在新疆的侵犯人權行為定義為種族滅絕。

到拜登上台時,兩黨的共識是中國對美國構成根本威脅。雖然拜登恢復了外交「護欄」並且對華辭令更加溫和,但兩國關係的實質仍然是堅定的戰略競爭。

除關稅外,拜登還瞄準了中國在尖端技術領域的競爭能力。他對半導體和晶片製造設備實施出口限制,同時採取措施促進這些產業在美國國內發展,此外,對於美國在海外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領域的投資,拜登政府也在建立篩選審核機制。

拜登和川普的一個關鍵的區別在於,川普的做法帶著更濃的交易性質(他尋求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以幫助自己勝選),而且往往看起來更像是單打獨鬥。川普在貿易問題上和美國盟友及對手多次出現爭端,他計畫在11月當選後對歐盟祭出懲罰性措施。

相比之下,拜登建立了一個更廣泛的聯盟,在防止中國破壞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方面,這個聯盟有著共同的利益。拜登能夠說服荷蘭和日本政府在半導體技術方面擠壓中國,限制荷蘭晶片設備巨頭ASML等關鍵企業的對華銷售。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和戰爭期間,中國與俄羅斯的結盟關係令美國得以強化上述論點。過去歐洲盟友更多地將中國視為市場機遇而非地緣政治威脅,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它們開始更加關注美國的警告,包括中國大陸攻颱風險。

某些方面的影響是可以衡量的。據彭博經濟研究的估算,如果川普未加徵對華關稅,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將比現在高1600億美元。其他因素,比如對信心的影響則較難量化。

不過總體影響是清晰、負面的。中國經濟成長下滑,企業和華爾街對中國的看法趨於黯淡。

在美國大選前,中國經濟可能面臨更大壓力。

八項明確針對中國的行政命令以及川普大部分出口管制和制裁措施都是在他任內的最後一年發布的,當時他還關閉了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

拜登11月與習近平在舊金山的會晤以兩人熱情握手開始,結束時雙方都希望兩國關係能部分解凍。不過拜登團隊也安排了一些大選前的對華行動。

美國政府正在制定針對在華美國投資者的規定,鷹派人士力主採取更嚴厲的行動。白宮還準備開闢一條新戰線:數據安全。其中一項措施是在多個行業限制涉及敏感個人數據的交易,這個規定最早可能在本周宣布。此外,政府也在考慮對中國電動汽車和其他所謂的「智能汽車」實施限制,因為它們會帶來數據風險。

美國還在討論對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產品,以及老一代半導體徵收更高的關稅。所有這一切都可能發生在11月投票前,它們對被習近平視為經濟希望的高科技產業構成直接威脅。

當被問及拜登在大選前對中國的態度時,白宮引述了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上月末的評論。

沙利文當時在演講中概述了美國政府出於國家安全考慮而採取的經濟措施,包括對中國的投資和貿易限制。他表示,美中關係存在著「競爭性的結構性動態」,但這種競爭「不一定會導致衝突、對抗或新冷戰」。

中國不會坐等觀望。北京當局正在將大量投資引入製造業,以期實現技術突破從而達到自給自足。去年華為銷售收入飆升至接近1,000億美元,該公司發布了一款搭載先進晶片的智慧手機,有觀點認為這表明中國戰勝了美國的晶片圍堵。

原文標題In Trump-Biden 2024 Rematch, the Only Sure Loser Is China

--聯合報導 Peter Martin、Yujing Liu、Rebecca Choong Wilkins、Gerard DiPippo、Colum Murphy、Nancy Cook、Phil Kuntz、Maeva Cousin.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