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77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52
    +0.0009 (+0.10%)
     
  • 道指

    38,085.80
    -375.12 (-0.98%)
     
  • 標普 500

    5,048.42
    -23.21 (-0.46%)
     
  • 納指

    15,611.76
    -100.99 (-0.64%)
     
  • 日圓

    0.0498
    -0.0003 (-0.60%)
     
  • 歐元

    8.4100
    +0.0118 (+0.14%)
     
  • 英鎊

    9.8060
    +0.0140 (+0.14%)
     
  • 紐約期油

    83.79
    +0.22 (+0.26%)
     
  • 金價

    2,361.10
    +18.60 (+0.79%)
     
  • Bitcoin

    64,337.83
    +533.96 (+0.84%)
     
  • CMC Crypto 200

    1,389.44
    -7.09 (-0.51%)
     

研判聯儲會何時軟化鷹派立場 除了通膨還可以關注信用利差等指標

【彭博】-- 除了通膨這個核心問題之外,策略師還在關注其他可能促使聯儲會放緩激進加息周期的市場指標。

上周公佈的美國8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升幅高於預期,加強了對聯儲會周三將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除了指望通膨降溫,其他可能促使決策者緩和鷹派立場的潛在指標還有信用利差擴大,違約風險上升,債券市場流動性萎縮,和匯率動盪加劇。

1. 信用利差擴大

美國投資級公司債券平均殖利率,相對於無風險美國國債的殖利率差距,即所謂信用利差,過去一年來大漲約70%,推高了企業的借貸成本。漲幅的很大一部分來自美國通膨率高於預期,如上圖中綠色旗幟所示。

雖然利差已經從7月份觸及的160個基點高點回落,但其顯著擴大還是凸顯了貨幣政策緊縮對信用市場的壓力。

「鑒於投資級債券占比很大,投資級信用利差是最重要的指標,」星展集團駐新加坡宏觀策略師Chang Wei Liang說。「若投資級信用利差過度擴大至超過250個基點,接近大流行病期間的高峰,可能會讓聯儲會在政策指引方面有所收斂。」

高盛的指標表示,自8月中旬以來借貸成本上升和股價下跌,已經使美國金融狀況收緊到2020年3月以來所未見的水平;這個指標涵蓋了信用利差、股價、利率和匯率。聯儲會主席鮑威爾今年早些時候表示,聯儲會密切關注金融狀況以評估其政策的有效性。

2. 違約風險上升

另一個可能嚇壞聯儲會的指標,是防範公司債務違約風險的保護成本飆升。Markit CDX北美投資級指數的價差,今年以來已經上漲一倍,達到98個基點左右,接近6月觸及的2022年高點102個基點。

廣告

違約風險上升與美元飆升密切相關 ,後者得益於聯儲會快速升息。

3. 債市流動性下降

美國國債流動性萎縮,也可能促使聯儲會放慢緊縮步伐。彭博衡量美國國債流動性的指數,已接近自從2020年初疫情爆發導致交投不旺以來的最差水平。

摩根大通衡量的美國10年國債的市場深度也跌至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即使是最具流動性的政府債券也難以得到報價。

債券市場流動性薄弱,會給聯儲會縮減資產負債表的努力增加阻力。聯儲會目前每月讓950億美元的政府和抵押貸款債券從資產負債表上流出,從金融系統中回籠流動性。

4. 歐元崩潰

美元今年高歌猛進,兌幾乎所有主要對手貨幣創下數年高點,致使歐元近二十年來首次跌破平價。

美國央行通常不理會美元的強勢,但歐元過度貶值可能加劇對全球金融穩定惡化的擔憂。

「如果歐元跌到白菜價,聯儲會可能不希望情況變得更糟,」日興資產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John Vail說。「這更多是一個全球金融穩定的概念,而不是關於聯儲會的雙重使命。」

原文標題

Investors Watch for Possible Red Flags That May Curb Hawkish Fed

(新增3、4兩個小標題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