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4 小時 32 分鐘
  • 恒指

    18,038.70
    -34.20 (-0.19%)
     
  • 國指

    6,451.03
    -13.46 (-0.21%)
     
  • 上證綜指

    2,940.47
    -9.53 (-0.32%)
     
  • 滬深300

    3,449.13
    -8.78 (-0.25%)
     
  • 美元

    7.8091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99
    +0.0003 (+0.03%)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日圓

    0.0486
    -0.0000 (-0.08%)
     
  • 歐元

    8.3647
    -0.0006 (-0.01%)
     
  • 英鎊

    9.9060
    0.0000 (0.00%)
     
  • 紐約期油

    81.19
    +0.36 (+0.45%)
     
  • 金價

    2,332.00
    +1.20 (+0.05%)
     
  • Bitcoin

    61,885.86
    +479.89 (+0.78%)
     
  • CMC Crypto 200

    1,284.85
    +35.73 (+2.86%)
     

美國三大航企要求加碼對中國航班限制 理由是中國對手票價更便宜

【彭博】-- 在因為疫情而基本與世隔絕三年後,中國終於敞開國門。但美國航司卻無意恢復昔日繁忙無比的中美航線。在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美國和中國平均每周340個直飛航班,而現在一周最多只有24個。

據知情人士透露,未來美國航空、達美航空、美聯航這三大美國航司的中國航線航班數量將繼續低於疫情前的水平,但不是因為他們預期需求會減弱,主要是由於俄羅斯對包括美國在內的30多個國家關閉領空,雖然其中沒有中國。

中美兩國關係整體惡化, 且難以快速找到外交解決方案。但另一方面,日本全日空, 英國航空和阿聯酋航空等航司已經重啟或宣布恢復每日飛往北京,廣州、上海等中國城市的航班。大韓航空表示,該公司的中國航班數量已經達到疫情前水平,從4月的每周13個增加到84個,本月計畫進一步增加到99個。

法航正在要求法國政府限制中國航司的航班數量,稱他們因為可以飛越俄羅斯領空而享有不公平的優勢。但法航同時要求將自身飛往中國的航班增加一倍以上,達到每周14個。

美國航司對增加每周中國航班數量沒有表現出多大興趣,至少在中國航司停止走穿越俄羅斯領空的北極航線前是如此,因為美方認為中國走這個航線占了燃油成本低的便宜,而且票價低、飛行時間也更短。

美聯航首席商務官Andrew Nocella在4月19日的電話會議上對分析師表示,該航空公司每周中國航班數量會「保持」在四班。他說,「我們準備飛得更多,希望今年晚些時候可以增加中國航班數量,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有飛機可以飛。」

廣告

美國的航空公司及其游說組織Airlines for America正在敦促拜登政府阻止中國航司使用俄羅斯領空。 「這是政府可以做,應該做的事情,不僅對行業的競爭力很重要,而且對美國的競爭力也很重要,」該集團負責國際事務的高級副總裁Keith Glatz說。

拜登政府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白宮知道這些航空公司的擔憂。其表示,「鑒於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的侵略,不能讓俄羅斯的一切還像往常一樣」。

但並非所有中國的航空公司都能提供與美國航司相同水平的服務和飛美航班。因此,除了對預算最敏感或有緊急旅行需求的乘客之外,不清楚多少美國人會為了節省票價及縮短一兩個小時的飛行時間而選擇中國航司。

但美國航司表示,航線劣勢已經讓三大航司每年損失20億美元,因為更長航線需要多加載數千加侖燃油,他們只能減少幾十個乘客座位及艙內貨物載量。由於繞行俄羅斯成本很高,美聯航和美國航空已經取消了一些計畫中的飛印度航線,

中國的航空企業許多是國有的,它們同樣也基本沒有妥協動力。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可能是一個挑戰。記者撥打至中國民航總局的電話無人接聽。

政治和金融風險顧問公司China Strategies Group的執行長Christopher Johnson表示,中國當局同意禁止飛越俄羅斯領空的可能性為「零」。另外,拜登政府「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與中國人角力」。

兩國之間航班需求的成長意味著,除非達成某種協議,否則只能讓消費者來買單。根據Tourism Economics對經濟活動造成的全球旅遊影響的分析,今年往返美國和中國的人數預計將達到175萬人次,約占2019年548萬人次的32%。據Tourism Economics預計,美國飛往中國的旅客數量要到2028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中國到美國的旅客人數將在2026年超過2019年水平。

美國航空的執行長Robert Isom曾表示,他希望達成外交解決方案。其在4月27日告訴CNBC,「我們不能接受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在真的達成和解前,航司難以增加航班數量」。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航空公司沒有對同樣使用俄羅斯領空的印度和中東航空企業尋求對等的限制,部分原因是這些地區的政府沒有在疫情期間放棄與美國的航空條約。此外,這些國家航空公司執飛的需穿越俄羅斯領空的赴美航班數量也少得多。

如果中美達成協議,航空公司希望增加運力。美聯航是今年跨太平洋航線最活躍的航空公司,其軟計畫是今年5月至12月期間提供至多768個美中航班,其次是達美航空和美國航空,計畫航班數量分別為290個和158個。

據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一旦需求上升,美聯航計畫將每周四班舊金山飛上海的航班增加到每天一班,然後恢復飛北京的航班。由於信息未公開,這位了解美聯航計畫的人士要求匿名。另一位知情人士稱,美聯航已經把這個策略與美國政府官員溝通,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或提出正式申請,現在也沒有增開航班的時間表。目前,美聯航的視線更多放在南方地區,計畫今年晚些時候將每周飛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航班數量增加40%。

疫情爆發前,中美之間的航班受到兩國簽署的航空服務條約的監管。2020年在中國單方面對美國航司的服務實施限制後,美國運輸部接管了中國航司赴美航班管理事宜。

曾經作為國內和國際航空公司和航空航天企業代理人的資深航空律師Kenneth Quinn表示,儘管使用俄羅斯領空給中國的航空公司帶來了競爭優勢,但美國如實施制裁通常會導致「以牙還牙」的回應,可能產生始料未及的後果。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前空中航行局局長Bill Voss表示,「將空域武器化是一個可怕的長期戰略,更明智的做法應該是經濟問題就當經濟問題來解決。」

原文標題Airspace Dispute Has US Carriers Sitting Out China’s Reopening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