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周轉按需求增加
<匯港通訊> 美國上周按揭申請增加,按揭市場指數上升2%,當中置業指數下跌5%,轉按指數上升9%。
美國按揭貸款銀行協會公布,上周30年按揭貸款利率平均3.3%,按周下跌1個基點。 (BC)
【彭博】-- 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表示,歐元區經濟衰退的風險已達到2020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因能源短缺可能推動本已創紀錄的通膨水平進一步走高。產出連續兩個季度萎縮的概率從上次調查中的45%上升至60%,高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的20%。德國經濟可能最早從本季度開始陷入停滯。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也是最易受到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削減的國家之一。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正在傷害歐元區企業和家庭,俄羅斯的能源威脅將使這個問題在2022年最後幾個月進一步惡化。此外,嚴重干旱導致今年夏天歐洲河流水位下降,加劇了供應瓶頸。2022年通膨率目前預計平均接近8%,約為歐洲央行目標的四倍,明年料為4%。然而,受訪者仍然預計,到2024年通膨率將放緩至2%的目標。經濟學家預計歐洲央行將在9月加息50個基點,就像7月時一樣。這將使存款利率在年底前達到1%,預計明年3月加息25個基點。推薦閱讀:滙豐:歐洲央行在今年結束之後將不會加息 經濟衰退或許不可避免原文標題Economists Say a Euro-Zone Recession Is Now More Likely Than NotMore storie
港股反覆偏軟,人民銀行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及逆回購利率,刺激恒生指數低開近140點後,最多倒升逾80點;其後內地公布上月經濟數據差過市場預期,恒指一度失守2萬點,低見19984點,最多曾跌逾190點,中午收市報20118點,跌56點,半日主板成交額438億元。 科技指數報微跌,ATMXJ個別發展,騰訊跌逾1%,美團則升近2%。 航運股受壓,東方海外最多跌近16%,半日跌14%,是半日跌幅最大的恒指成份股。 海底撈發盈警後,股價急升近9%收市,是半日表現最好的藍籌股。 中人壽、中石化和中石油等多家央企宣布,將美國預託證券自美國退市,幾隻股份半日跌逾2%至近4%。
市傳蘋果公司(AAPL)計劃擴大廣告業務。據彭博記者Mark Gurman在在最新一期「Power On」中預測,蘋果將在iPhone和iPad上擴大廣告投放,以增加收入來源。另外,蘋果亦會放慢收購初創公司步伐。 盼廣告收入增長3倍 據報蘋果廣告平台副總裁Todd Teresi已研究擴大廣告團隊,目標要令現時40億美元的年收入,增長至逾百億美元,即有關業務需增長3倍。蘋果為了達到目標,意味必須向用戶投放更多廣告。 現時蘋果的廣告項目會在其新聞和股票App內顯示,亦會在iPhone、iPad及Mac的AppStore中顯示,而AppStore中亦有類似Google的搜索廣告。此外,蘋果最近也在Apple TV+中植入與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LeagueBaseball)簽訂「Friday Night Baseball」協議的廣告。 Gurman認為,蘋果會研究把搜索廣告擴展至地圖服務、Apple Books和Apple Podcasts等其他範疇,甚至讓Apple TV+也推出廣告版,猶如Netflix及Display+的模式一樣。不過,他指上述轉變可能引致部份用戶討厭,畢竟iPhone被視為高階手機,買家不會希望購買手機後,再被廣告從身上搾取更多利益。因此他又補充,蘋果應不會在短時間內重新涉足於第三方App廣告業務。 新聞應用程式增廣告欄 事實上,蘋果上年推出「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隱私保護措施後,允許消費者決定App是否可以在其他應用程序和網站上追蹤,相關功能阻礙第三方在其平台上投放廣告,令Meta和Snap等社交媒體蒙受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賽生藥業(06600.HK)公布,公司與美納里尼旗下A. Menarini Asia-Pacific Holdings Pte. Ltd.訂立一項許可及合作協議,授予集團根據此前美納里尼與Melinta Therapeutics的許可協議,於中國獨家開發及商業化Vaborem。 該等許可協議項下擬進行的交易旨在擴大治療選擇,以應對耐藥菌感染的公共衛生威脅,特別是碳青霉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感染。(na/da)~
團結香港基金與港大及中大合作,訪問了2500名長期在大灣區工作的港人,以及3000名留港內地高學歷人士的來港發展意願,發現超過一半港人對在大灣區生活感滿意,超過8成人每月有2萬元收入。 另外,有6成持工作簽證來港的內地人不打算長期留港發展,創科行業的人才留港意願特別低。 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郭凱傑表示,移居大灣區的港人,經濟地位評分較在港時增長,收入亦更可觀;而留港發展的內地人,因住房配套不完善,內地人亦很少與本地人交往,大大減低留港吸引力。 而有超過6成的內地港人對內地醫療服務感不滿意,郭凱傑建議,政府促進跨境醫療磚合,將香港醫療人員引入內地,推動港人到大灣區發展。
全球經濟穩步修復但見波折,原油供需整體仍然呈現偏寬鬆格局。俄羅斯原油有望繼續通過貿易轉手形式彌補歐洲能源缺口,在OPEC+穩定增產下,原油價格下跌空間已經不大,年底原油現貨價格預期維持在90元至100美元區間。加息不必然拖累油價下跌,仍主要考慮供需格局。
在通膨跡象放緩下,美股上周五 (12 日) 大漲,台股今 (15) 日同步歡騰,由晶圓雙雄、聯發科等半導體權值股領軍,電子股重聚人氣,鋼鐵人續獲多頭追捧,航海王賣壓湧現,指數開高走高,早盤即功克季線,盤中漲逾百點,衝上 15400 點
滬深股市收市個別發展,光伏、半導體、鋰電池、煤炭和電力設備等股份上升;銀行、證券、旅遊等股份向下。 人民銀行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及逆回購利率,刺激上證綜合指數初段由跌轉升,但其後公布上月經濟數據差過市場預期,指數隨即倒跌,半日收報3274點,跌2點。 深證成份指數報12460點,升41點,升幅0.33%。創業板指數報2720點,升29點,升幅1.09%。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雖然7月經濟繼續復蘇、運行基本平穩,但上月國際環境更趨複雜、世界滯脹風險上升,加上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南方地區高溫多雨等不利因素,都令經濟恢復勢頭出現邊際放緩,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難度有所加大。 他強調,今年內地經濟發展極不尋常,中央下階段推動經濟持續恢復,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仍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 付凌暉提到,受多地疫情散發、汽車銷售放緩等影響,上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放緩。但他指,從商品類別去看,限額以上單位18類商品中,有15類保持增長,其中7類商品零售額增速比6月加快,認為總體消費恢復趨勢沒有改變。
內地上月16至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升至19.9%,再創2018年有數據以來新高。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解釋,上月正值畢業季節,大量畢業生進入勞動市場,推高青年人失業率。由於企業生產經營受疫情衝擊,吸納就業能力下降,特別是青年人就業佔比較高的第三產業恢復緩慢,令有關就業持續承壓。 他表示,今年畢業生提前求職,令畢業季節對7月整體失業率的推升作用減弱,上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仍較6月回落。他又提到,上月25至59歲的調查失業率降至4.3%,按月回落0.2個百分點,跌至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拉動整體失業率下降,表明就業基本盤保持穩定。 付凌暉相信,隨著疫情好轉、經濟恢復,全國城鎮失業率將逐步回歸正常水平。但由於當前就業總量和結構壓力仍然存在,青年人失業率處於歷史較高水平,中央下階段會繼續落實好各項穩經濟政策,積極擴大就業崗位,以及加強幫助大學生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