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4 小時 14 分鐘
  • 恒指

    18,056.13
    -16.77 (-0.09%)
     
  • 國指

    6,458.62
    -5.87 (-0.09%)
     
  • 上證綜指

    2,940.59
    -9.40 (-0.32%)
     
  • 滬深300

    3,449.20
    -8.71 (-0.25%)
     
  • 美元

    7.8089
    +0.0003 (+0.00%)
     
  • 人民幣

    0.9299
    +0.0003 (+0.03%)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日圓

    0.0486
    -0.0000 (-0.10%)
     
  • 歐元

    8.3634
    -0.0019 (-0.02%)
     
  • 英鎊

    9.904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20
    +0.37 (+0.46%)
     
  • 金價

    2,329.50
    -1.30 (-0.06%)
     
  • Bitcoin

    61,942.56
    +580.45 (+0.95%)
     
  • CMC Crypto 200

    1,282.90
    +33.78 (+2.70%)
     

美大行純利全縮 勢迎裁員高峰

有傳德意志銀行裁減員工,範圍遍布所有職級。
有傳德意志銀行裁減員工,範圍遍布所有職級。

美國多間大行已於上周陸續公布第三季業績,大致與市場預期相符,惟在環球加息和經濟前景惡化下,衝擊銀行業盈利,投資銀行業務更淪為重災區,幾乎所有大行亦紛紛調高壞帳撥備,為近在咫尺的經濟增長放緩作準備,短期而言,甚至迎來銀行業裁員高峰。

德銀投行業務傳炒數百人

據業績公告所示,所有大行第三季純利無一幸免按年萎縮,高盛接近「腰斬」,按年跌43.94%;富國銀行、摩根士丹利、花旗、摩根大通及美國銀行則分別按年下跌31.12%、28.99%、25.08%、16.68%及7.38%。當中,不少銀行季內信貸損失撥備(PCL)明顯由去年的淨回撥,變作淨增加,或按季拾級而上。摩根大通、富國銀行、高盛及美國銀行的撥備規模分別達15.37億美元、7.84億美元、5.15億美元及8.98億美元;花旗亦於上季淨增了3.7億美元。

百業之母的銀行要為經濟衰退潛在損失作應對,加大PCL,同時宏觀經濟環境打擊併購等資本活動,令投行業務生意慘淡。銀行業不得不開源節流,裁員被視為最簡單選項之一。

外媒報道,富國銀行率先在第三季裁走逾萬名員工,人手規模按年減5.8%,該行財務總監Michael Santomassimo直言,裁員是控制成本的一種方式,「不計營運損失,支出已連續6季下跌」。

銀行裁員潮恐接踵而來,最新有傳德意志銀行在全球的投行業務裁減「數以百計」員工,範圍遍布所有職級,惟以初級人員為主。不過,據報在德銀任職20年的槓桿融資業務董事總經理Mason Parker同樣飯碗不保。事實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行政總裁早前分別公開稱有意控制員工成本,意味裁員潮才剛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