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6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97
    -0.0006 (-0.06%)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日圓

    0.0483
    -0.0000 (-0.08%)
     
  • 歐元

    8.3511
    -0.0067 (-0.08%)
     
  • 英鎊

    9.864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82.37
    +0.63 (+0.77%)
     
  • 金價

    2,339.80
    +3.20 (+0.14%)
     
  • Bitcoin

    61,370.53
    +608.68 (+1.00%)
     
  • CMC Crypto 200

    1,277.90
    -5.93 (-0.46%)
     

聰明錢正為特朗普式通脹作準備

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的平均通脹率為1.9%。在拜登擔任總統期間,通脹率平均為5.4%。許多選民認為拜登是通脹的罪魁禍首。然而,一些知名投資者認為,如果特朗普贏得2024年大選,未來通脹將比拜登獲勝更糟。(資料圖片)
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的平均通脹率為1.9%。在拜登擔任總統期間,通脹率平均為5.4%。許多選民認為拜登是通脹的罪魁禍首。然而,一些知名投資者認為,如果特朗普贏得2024年大選,未來通脹將比拜登獲勝更糟。(資料圖片) (REUTERS / Reuters)

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的平均通脹率為1.9%。在拜登擔任總統期間,通脹率平均為5.4%。許多選民認為拜登是通脹的罪魁禍首。

然而,一些知名投資者認為,如果特朗普贏得2024年大選,未來通脹將比拜登獲勝更糟。高盛在6月18日的分析中指出,如果投資者擔心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的經濟議程對通脹的影響,他們應該購買黃金。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高盛分析師寫道:「我們認為黃金長倉的價值在於對沖地緣政治衝擊(包括關稅、聯儲局從屬風險和債務擔憂)所帶來的通脹風險。」這三個潛在的衝擊明確提到了特朗普一直推行的經濟政策。

特朗普希望對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徵收60%的新關稅,並對所有其他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根據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表示,由於關稅等同美國人繳納的稅款,這將使一個典型的家庭每年增加1,700美元的開支。購物者需花更多的錢去買同樣的東西,基本上就是通脹。

特朗普還認為,白宮應該對聯儲局有更多的控制權,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金融市場將會感到震驚。聯儲局的工作已經夠艱難,它正試圖將通脹和就業維持在最佳水平,而白宮的政治干預可能會使這項任務變得更加困難。

特朗普尤其敦促聯儲局減息,儘管降低通脹的標準做法是加息以減慢經濟增長。如果特朗普贏得第二個任期,並試圖將自己的議程強加給聯儲局,這很容易使通脹加劇,並削弱人們對美國經濟的信心。

廣告

特朗普還希望延長2017年起的一系列減稅政策,這些減稅政策將於2025年底到期。這將使國家債務增加4萬億至5萬億美元,而特朗普似乎並不關心這一點。但市場並非如此。在某程度上,大量債務湧入市場就會變成「印鈔」。這是另一個可能加劇通脹的因素。

儘管只有兩個主要候選人,但2024年大選有四個可能的結果。

特朗普或拜登可能會在各自政黨完全控制國會的情況下獲勝,也可能在分裂的國會中獲勝。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將決定總統是否可以利用其政黨對國會的控制權來推行黨派議程。如果反對黨至少控制國會一個議院,它就可以阻止總統偏好的許多政策。

但如果共和黨人獲得完全控制權,那就要小心了。

高盛表示:「在共和黨大獲全勝的情況下,通脹上行風險似乎更大。」這家投資銀行指出,除了在特朗普領導下的更高關稅和對聯儲局的更多批評之外,特朗普對移民的打壓可能會削減勞動力,加劇某些行業的勞動力短缺,推動工資上升,並推高物價。

穆迪分析公司最近的另一項分析,對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經濟也得出類似的結論。穆迪發現:「共和黨在大獲全勝的情況下所採取的政策,將導致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長疲弱。」這主要是因為在特朗普領導下的新進口關稅和減少移民政策,將迫使價格上升並拖累經濟增長。

牛津經濟研究院在5月份的分析發現,新關稅和特朗普的其他政策可能會將通脹推高整整一個百分點。特朗普的政策也可能迫使聯儲局延後減息,甚至可能進一步加息,以抵禦新的通脹壓力。但這可能會激怒特朗普,並可能迫使他嘗試解僱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鮑威爾的任期原定到2026年。

那些將特朗普的總統任期視為低通脹的選民可能會想,第二個任期怎麼會如此不同。答案是,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地緣政治事件改變了經濟,令容許犯錯的空間小得多。

美國和其他國家陸續安排關鍵類別商品的供應鏈「回流」,這將使供應不那麼容易受到衝擊,但也會增加成本。過去三年的大部分時間,勞動力短缺推高了工資,這是導致物價上升的另一個因素。

全球能源市場也比新冠疫情前更加緊張。當時,美國鑽探商和油組成員國基本上是透過令市場供應過剩來爭奪市場份額。這使得價格能夠保持在低位。但新冠疫情期間需求暴跌導致了巨大損失,並出現了新的「資本約束」機制,即優先考慮利潤而不是份額。如今,幾乎沒有一家能源生產商願意以任何理由過度生產。

在拜登執政期間,通脹率飆升,但目前正回歸正常水平。許多經濟學家預計,如果他贏得連任,情況會相似:持續的反通脹、聯儲局最終減息、可預測的貿易政策和溫和的增長。終極情況是拜登獲勝,共和黨人至少控制國會的一個議院,使他們能夠阻止民主黨立法。

拜登的經濟議程仍然很難讓選民接受,選民有時會有選擇性的記憶。拜登正在與一種「特朗普主義」現象作鬥爭,在這種現象中,選民忘記了特朗普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爭議反覆無常的處理方式,只記得汽油價格低於每加侖3美元。如果特朗普贏得第二個任期,選民或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記憶。

撰文:Rick Newman

內容譯自Yahoo財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