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537.81
    +223.95 (+1.22%)
     
  • 國指

    6,560.67
    +103.95 (+1.61%)
     
  • 上證綜指

    3,154.32
    +25.84 (+0.83%)
     
  • 道指

    39,056.39
    +172.13 (+0.44%)
     
  • 標普 500

    5,187.67
    -0.03 (-0.00%)
     
  • 納指

    16,302.76
    -29.80 (-0.18%)
     
  • Vix指數

    13.24
    +0.24 (+1.85%)
     
  • 富時100

    8,357.77
    +3.72 (+0.04%)
     
  • 紐約期油

    79.65
    +0.66 (+0.84%)
     
  • 金價

    2,316.50
    -5.80 (-0.25%)
     
  • 美元

    7.8155
    -0.0015 (-0.02%)
     
  • 人民幣

    0.9241
    +0.0005 (+0.05%)
     
  • 日圓

    0.0499
    -0.0001 (-0.26%)
     
  • 歐元

    8.3905
    -0.0099 (-0.12%)
     
  • Bitcoin

    61,069.36
    -1,299.27 (-2.08%)
     
  • CMC Crypto 200

    1,316.20
    +16.10 (+1.24%)
     

舊世界一去不復返 達沃斯上各國都有自己小算盤

【彭博】-- 大國博弈的新紀元正在徐徐拉開,世界經濟格局被重塑的同時,層出不窮的新「閃爆點」成為商界領袖們的指北針。

歐洲熱戰未消,中美冷戰升級,世界其他地區面臨選邊站壓力。政治領導人調整經濟優先事項,一方面極力避免天然氣、半導體等關鍵大宗商品發生短缺,另一方面緊握手中可利用資源作為競爭籌碼。

對於本周召開的達沃斯經濟論壇,這一切標志著那個大家相信「世界是平的」,全球經濟聯繫緊密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現在各國腳下的是一條坎坷征途。

達沃斯的討論議題將圍繞新興地緣經濟風險展開。有些人把關注重點放在關鍵商品或市場上,比如美國出台措施禁止中國自美獲取高精尖技術,還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全球對能源安全的關注。地緣政治因素也不容小覷,尤其是台海衝突風險。

貝恩的宏觀趨勢部門董事總經理Karen Harris在飛往達沃斯前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分裂的世界中,金融體系脆弱,每個人都想知道的一件事是:在一個多極化的世界裡,該往哪裡投資以及如何投資」。

以下是今年幾個潛在的熱點問題總結。

能源武器化

能源是美國及其盟國與俄羅斯經濟戰的核心。雙方都在尋求將能源武器化,2023年這個領域可能出現更多動盪。

俄羅斯總統普丁表示,參與美國及G7發起的俄油限價措施的國家無權從俄羅斯買到石油。目前美國和G7設定的價格上限是60美元/桶。這個價格行動已經推動俄羅斯原油出口價格遠低於該門檻,普丁為戰爭提供資金的能力可能被由此削弱。

俄羅斯原油仍然有買家,主要是印度,中國和土耳其。莫斯科還可以選擇完全切斷石油供應,這會給石油市場造成嚴重破壞,去年原油價格暴漲進而推高全球通膨的局面可能再次發生。

廣告

這並不完全關乎原油。對柴油等俄羅斯成品油的類似限制措施將於下個月生效,一些西方官員擔心這可能會引發供應短缺。

而且俄羅斯天然氣管道的關閉給全球供應留下了一個大洞。雖然到目前為止歐洲暖冬緩和了供應短缺的嚴峻性並成功壓低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但今年各國仍可能為鎖定稀缺的液化天然氣供應而大打出手。

晶片戰爭

半導體是電動汽車、彈道飛彈、人工智能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成為全球經濟最重要的戰場之一。

過去一年,拜登政府利用包括出口管制在內的各種工具來以防止中國購買或製造最先進的晶片。此外,美國還針對國內晶片行業推出了520億美元的補貼計畫,希望將製造能力帶回國內。

美國表示,對華晶片行動旨在限制北京當局將技術用於軍事,而中國政府認為美國此舉意在遏制中國經濟。無論如何,美國要想措施奏效必須把盟友也拉上船。擁有一些最先進晶片公司的荷蘭和日本已經同意和美國結成統一陣線。

但是這是需要付出經濟代價的,那些生產晶片或晶片製造設備的公司可能失去中國這個龐大市場。與此同時,北京正在向國內半導體行業投入資金,儘管尖端技術可能很難復制,但如果美國及盟友收緊限制措施,中國可能會實施報復。

推薦閱讀:我們「犧牲的夠多了」——荷蘭巨頭ASML不滿美國加碼對華晶片施壓

台海戰爭?

美國和歐洲領導人擔心新冷戰的下一前沿台灣可能成為熱戰場所。

自內戰結束國民黨退守台灣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聲稱台灣是自己不可分割的領土。美國五角大樓最近表示沒有跡象顯示大陸攻台在即。但預計眾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以來解放軍針對當地的高壓態勢會保持下去。美國總統喬·拜登已承諾,如果大陸攻台,美國會派軍隊協防台灣,這與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態度是不同的。

除了超級大國直接爆發衝突的明顯風險外,僵局還有經濟方面的影響。作為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台積電的所在地,台灣對各種全球供應鏈都至關重要。即使戰爭升級,比如中國對台海封鎖,也可能引發巨大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國際金融研究所執行長Tim Adams表示,中國攻擊台灣以及可能的西方回應是每個人都要防備的意外事件,每家公司都在為可能的制裁以及誰將是美國的盟友做預案。」

「友岸外包」和補貼

各國政府越來越願意利用經濟手段作為治國之道,這種工具可攻亦可守。就攻而言,可能意味著拒絕競爭對手進入大宗商品或其他市場。守方面,意味著只有可信賴的盟友才能作為戰略供應鏈提供方,這種概念被稱為「友岸外包」。

但友邦也可能離心,最可信賴的只有自己。這就是各國爭相對國內生產者提供補貼的原因,這種轉變已經導致摩擦。

拜登政府花費超過500億美元來支持國內晶片製造商。此外,作為4,370億美元應對氣候變化計畫的一部分,白宮還對電動汽車行業提供扶持。對此歐洲反應激烈,指責盟友採取不公平的貿易做法來鼓動企業遷往美國,歐方表示可能會推出自己的財政支持措施。

推薦閱讀:德國總理朔爾茨支持歐盟聯合融資 與美國的綠色補貼行動分庭抗禮

存在爆發全球補貼競賽的風險,贏家是財力雄厚的國家,而輸家是已經債負沈重的開發中國家經濟體。

美元的統治

越來越多的國家(並非都是美國的對手)正尋求用美元外的其他貨幣開展業務,因為他們認為美國將把美元作為推動外交政策目標的工具。

拜登政府凍結了阿富汗中央銀行大約70億美元的儲備,以免資金流入塔利班手中。美國和歐盟正在考慮合法沒收價值約數萬億美元的俄羅斯外匯存底,並將其用於重建烏克蘭。

要取代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資產的地位,即使做得到,可能也需要很多年才能實現。去年年初俄烏戰爭剛爆發的幾個月裡, 美元的避險地位顯而易見。從央行到大宗商品貿易,美元在各個領域的地位都已經根深蒂固,沒有明確的可替代者。

不過,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國,以及與華盛頓關係更加友好的印度和海灣能源國家正在尋求建立避開美元建立貿易聯繫的方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對沙烏地的訪問可能是一個信號。

推薦閱讀:拜登將美元武器化 迫使其他國家尋找替代方案

美國及其盟國面臨的風險是雙重的。他們的制裁武器倚賴於美元的主導地位,如果美元失穩,制裁可能失去部分力量。而且如果非西方經濟體之間達成的貿易協議將關鍵商品排除在市場之外,美國及其盟友可能面臨通膨上升。

原文標題Energy, Chips, Taiwan: Flashpoints for 2023 in a Fractured World

--聯合報導 Bryce Baschuk、Julian Lee、Christopher Condon.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