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4 分鐘
  • 恒指

    18,084.19
    +11.29 (+0.06%)
     
  • 國指

    6,477.50
    +13.01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滬深300

    3,480.26
    +22.36 (+0.65%)
     
  • 美元

    7.8092
    +0.0007 (+0.01%)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日圓

    0.0486
    -0.0001 (-0.14%)
     
  • 歐元

    8.3511
    -0.0142 (-0.17%)
     
  • 英鎊

    9.8910
    -0.0150 (-0.15%)
     
  • 紐約期油

    81.13
    +0.30 (+0.37%)
     
  • 金價

    2,326.50
    -4.30 (-0.18%)
     
  • Bitcoin

    61,680.00
    +910.48 (+1.50%)
     
  • CMC Crypto 200

    1,280.74
    -3.05 (-0.24%)
     

蔚來止血的策略:往下打

蔚來首季度虧損持續,市場寄望剛發布的品牌「樂道」可在下半年獲得銷售佳績

重點:

  • 蔚來首季虧損52.6億元,按年上升9.5%

  • 集團預告走低價路線的品牌「螢火蟲」將於明年推出

劉智恒

蔚來集團(9866.HK, NIO.US)今年首季又迎來一份虧損的成績單,雖然大家明白,新能源汽車是要看未來,然而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總不能無止境的等待,投資者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蔚來由李斌於2014年成立,至今已十個年頭,連年虧損數以十億元,由2018至2023年間,累計虧損超過800億元(110.4億美元),單計2023年,一年就蝕去211.5億元,要不是李斌有超乎常人的融資能力,蔚來品牌早已消失在車企市場。

遲遲未能扭虧為盈,加上更多的海外國家要向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公司希望轉策略,進軍低端市場,冀能力輓狂瀾。

毛利率低 燒錢驚人

再看看今年剛公布的首季度業績,收入99.1億元,按年下跌7.2%,較去年第四季度大跌42.1%。股東應佔虧損52.6億元,按年擴濶9.5%,按季則收窄近6%。

虧損之餘,其多項數據也不理想,毛利率更低至4.9%,較去第四季度下跌2.6個百分點,相對小鵬汽車(9868.HK, XPEV.US)的12.9%要低,更別說理想汽車(2015.HK, LI.US)的20.6%。單計汽車的毛利率為9.2%,較對上一季下跌2.7個百分點,亦遠遠不及理想的19.3%。

集團的燒錢速度亦讓投資者不安,首季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加上受限制現金共286.8億元,較去年底大跌98億元。2023年12月集團獲阿布扎比旗下的投資機構CYVN基金注資22億美元(159.5億元),想不到一季就花掉近百億元。

廣告

銷售方面也不樂觀,首季交付量只有30,053輛,按年及按季分別下跌3.2%及39.9%。雖然公司透露,4月及5月份交付分別達15,620及20,544輛,按月平均上升近32%;然而實際情況是集團在BaaS(電池租用)上作出調價和促銷,給用戶更多優惠才得以拉升銷售量。六月開始,促銷活動及優惠也完結,本月能否持續上升態勢才最關鍵,否則光靠以價換量去谷增長,效果只是曇花一現。

事實上,蔚來首季業績公布翌日,股價急跌7.6%,收報38.25港元,過去一年,公司的股價在高位的123.8港元跌了逾七成,投資者對它的評價,從股價走勢就一目了然。

改策略布局多品牌

對於虧損不斷,市場曾提出問題:「錢虧在那裡?」李斌的回應很簡單直接,「虧在研發與基礎設施的投入」。李斌指出,不管多困難,蔚來在研發上,每季度始終保持30億元至40億元的投入。基礎建設去年投入30多億元,用於新建1,035座換電站,以加大充換電網絡的覆蓋,預計今年再建1,000座。

李斌深明年復年的虧損不是辦法,要扭轉劣勢,或至少減低虧蝕,從而讓市場看到曙光,他下決心定下兩大目標,一是要將銷量穩步提升,而更為重要是優化毛利率。

要達到目標,李斌經過深思熟慮,認為高端市場空間有限,只佔整體市場約10%,要實現規模經濟,光打高端市場是不行,最後他的結論是多品牌布局,並進軍中低端市場。

今年5月,蔚來公布第二品牌「樂道」,預計於9月交付;近日更透露,集團將迎來第三品牌「螢火蟲」,首款產品計劃明年上半年交付。

三大品牌的定位,蔚來主攻高端市場,針對商務兼家庭;「樂道」以家庭市場用戶為要;「螢火蟲」則定位精品小車,即是大眾化市場。價格分別是在30萬、20萬及10萬元,特點是都能換電。

是紅海還是藍海

李斌向市場展現雄圖大計,未來能否逆轉勝,暫時難下定論。然而,擺在眼前的是內地車企內卷不斷,競爭慘烈,樂道針對的市場,其實已有特斯拉(TSLA.US)的Model Y、理想的L6及問界的M7,後來者小米(1810.HK)的SU7亦來勢洶洶,可想而知樂道中途加入的這條賽道,並非甚麼藍海市場,實際可能是一個紅海,要殺出一條血路並不容易。

至於螢火蟲所針對的低端市場,現時吉利(0175.HK)的「幾何E螢火蟲」的廠家指導價為6.98萬至8.98萬元、零跑(9863.HK)的AYA只是 6.58萬元、五菱的「繽果」最低價僅需5.98萬元,蔚來的螢火蟲怎樣去在這個市場分一杯羹,說來也不是一件易事。

之前有傳,螢火蟲將以歐洲為首個進軍市場,原本出海對電動車企來說,不失為一條出路,可歐洲各國近年都看出內地車企的野望,以中國政府補貼電動車企為口實,將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關稅,最高征收38%,預計於7月實行。早於上月,美國也將中國電動車的關稅提高了三倍。此等等無疑大大加重中國車企的成本,嚴重打擊在海外的業務拓展。

馬雲曾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早上的太陽。」蔚來又能否跨越明天,看到美好燦爛的陽光?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