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366.95
    -109.85 (-0.59%)
     
  • 國指

    6,510.37
    -44.69 (-0.68%)
     
  • 上證綜指

    3,051.28
    +2.48 (+0.08%)
     
  • 滬深300

    3,574.11
    -18.13 (-0.50%)
     
  • 美元

    7.8084
    -0.0009 (-0.01%)
     
  • 人民幣

    0.9269
    -0.0002 (-0.02%)
     
  • 道指

    38,886.17
    +78.84 (+0.20%)
     
  • 標普 500

    5,352.96
    -1.07 (-0.02%)
     
  • 納指

    17,173.12
    -14.78 (-0.09%)
     
  • 日圓

    0.0500
    +0.0000 (+0.04%)
     
  • 歐元

    8.5033
    -0.0021 (-0.02%)
     
  • 英鎊

    9.989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75.99
    +0.44 (+0.58%)
     
  • 金價

    2,351.20
    -39.70 (-1.66%)
     
  • Bitcoin

    71,315.43
    +362.09 (+0.51%)
     
  • CMC Crypto 200

    1,485.24
    +6.54 (+0.44%)
     

【談股論策】資金市輪流炒 慎防「灰犀牛」出現

港股步入資金市,推動恒指升越19000點關,意味自去年初以來累積跌浪收復50%,黃金比率61.8%的19680點將是5月份考驗的重要水平。無論如何,港股築底成功處復甦期,目前資金入市意欲高,上周五成交達1700多億元相當暢旺,更表現出由政策扶助下帶來的升市,超買令部分累積升幅大的股份高位整固,反之部分落後板塊換馬炒估值修補。雖然近年市場「缺水」炒作難成勢,但目前資金相對充裕,在中央積極支持本港維持有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角色下,預料7月份舉行三中全會前市況不會太差,除了一眾「中特估」及高息股有望跑贏大市,個別早前因政策優化而調整的板塊,或許成為資金追捧對象,輪動炒作。

美制裁未致推低港股

早前已列出若干利好源頭,包括國家隊護航力不輕,恒指在突破17200點橫行阻力後,黃金周長假期前未見獲利減磅潮,反之假期後亦見有高位增持,反映入市資金信心大,挾淡倉動力大,本欄建議不宜逆市造淡沽空,以免損手。

港股技術走勢持續偏強,交投轉趨活躍,正好代表大部分中港股份估值具吸引力,美股處高位震盪及其他股市吸引力下降,恒指順利突破19000點,短期調整後,有望上試黃金比率61.8%,亦期待其他平均線黃金交叉訊號出現,包括20天線升越250天線。不過,自4月中起恒指累漲約19%,科指勁升後近日已見鞏固【圖1】,本周騰訊(00700)及阿里巴巴(09988)公布季績或有新啟示,而超賣會否帶來回調,筆者認為「五窮月」是好淡通殺,投資者亦應關注稍後會否有「灰犀牛」出現。

廣告

[IMG-3767295|3767295_dbdf2354ff9829c24fb98da87e4f015a.png|FULL-IMG]

美國着眼拖慢內地新興產業發展,在限制內地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積極圍堵晶片供應,以提升關稅阻礙電動車輸入美國本土市場,連同針對光伏產品,相信暫不會對企業出口有太大即時衝擊,短期拜登為年底總統大選不斷藉政治把戲爭取行業選票,卻不足以構成港股大跌源頭,有利市況持續炒股不炒市。

港交所上望300元無懸念

中央確保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決心不變,今年已推動不少有利中港兩地資金流動的措施及安排,除了近一年半前提出「中特估」概念,試圖讓中國本土估值獲市場認同,特別業務相對穩定收益有增長,股息派發有保障,已令中海油(00883)、中移動(00941)及一批內銀與基建機械股,大幅跑贏大市。

早前國務院第三次出台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以提高質量發展意見,有助提升內銀及內險股中長投資價值,筆者年內一再推介高息股作為穩健投資者避風港,上周傳出中央正考慮取消透過「港股通」買賣港股高達20%的股息稅,相信可增添頗佳短線回報,亦正好配合北水有意擴大來港投資減低人民幣貶值的風險。若最終成事,一方面有助港股的高息中資股吸引力,對提升本港金融中心地位有利無害,連同內地正促使更多行業龍頭企業來港上市,在內地正加大對新股上市程序監控下,均促使本港金融業有望見底,成為帶動本港經濟復甦支柱,短期可直接推動交投,近年低迷的新股上市活動亦有望回升。本欄前周推介的港交所(00388),目前估值略為偏高【圖2】,但展望前景持續受惠內地政策扶持,依然是合理中線吸納的必然選擇,上望300元似無懸念。

[IMG-3767295|3767295_e1be873134394c8c39b77434c2551364.png|FULL-IMG]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內地公布的出入口貿易數據理想,從4月份以美元計價表現勝市場預期,期內人民幣滙率未有貶值,正好反映競爭力大,令美國藉口指摘中國產能過剩並影響其本土工業,預料5月出入口貿易持續在去年基數較低下有不錯升幅,亦是本欄看好今年航運股前景的原因,近月乾散貨運指數持續上升,創今年3月以來高位,加上紅海危機下運費高企,令海豐國際(01308)、太平洋航運(02343)、東方海外(00316)、中遠海控(01919)及一眾貨櫃產銷商,包括勝獅貨櫃(00716)、中集集團(02039)與中集安瑞科(03899)均具中線投資價值。

內房中線揀國企龍頭

內房板塊也屬政策受惠者,從中央政治局上月提出研究樓市消化庫存,陸續有更多重點省市全面取消限購。最新為具風向標效應的杭州,連同深圳部分地區放寬購置限制,其他如南京、長沙,武漢、合肥均加入取消限購行列,面對目前全國單位庫存依然嚴重偏高,加上二手樓供應充裕,在置業信心不足下,房企確保交樓亦存在財務困難,反映樓市泡沫爆破減壓需時,在經濟增長放緩下增添難度,因此全國逐步取消限購是因時制宜,可望有更多消化庫存政策出台,特別是正透過有序發行萬億元特長期債券為維穩注入新動力,不排除會藉地方向房企回購樓盤或地皮作津貼性租售,帶動新一輪的內房板塊回升。

緊記未來是行業汰弱留強的調整期,最終是一批國企及具實力的民企可渡過難關,其他將變成無關痛癢的公司淡出市場,留下不足10間有實力公司,選股作中線吸納,離不開中國海外發展(00688)、華潤置地(01109)、越秀地產(00123)、保利置業(00119)、龍湖(00960)及碧桂園(02007)這批房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