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63.03
    +16.12 (+0.09%)
     
  • 國指

    6,273.75
    -9.11 (-0.14%)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滬深300

    3,604.39
    -19.52 (-0.54%)
     
  • 美元

    7.8211
    -0.0034 (-0.04%)
     
  • 人民幣

    0.9253
    +0.0017 (+0.18%)
     
  • 道指

    38,035.11
    -350.98 (-0.91%)
     
  • 標普 500

    5,077.06
    -39.11 (-0.76%)
     
  • 納指

    15,836.67
    -146.42 (-0.92%)
     
  • 日圓

    0.0494
    -0.0004 (-0.82%)
     
  • 歐元

    8.3523
    -0.0357 (-0.43%)
     
  • 英鎊

    9.7780
    -0.0500 (-0.51%)
     
  • 紐約期油

    81.91
    -0.72 (-0.87%)
     
  • 金價

    2,307.80
    -49.90 (-2.12%)
     
  • Bitcoin

    62,955.66
    -677.18 (-1.06%)
     
  • CMC Crypto 200

    1,295.88
    -43.18 (-3.23%)
     

豪言點評|百貨業務縮減 時代趨勢改變所致|盧展豪

上月中,網上流傳香港甚具規模的一田百貨沙田店將會結業,後集團澄清並非結業,而是沙田店及大埔店將會在今個月中,農曆新年後縮減百貨部業務,化妝專櫃、內衣飾品等將停止服務,而超級市場則照常營業。集團亦表示以上業務變動是為優化及重整整體佈局,但有不少擔憂的聲音認為此舉是受到北上消費的影響。

在探討一田縮減百貨業務原因前,先看看百貨公司在港的發展。最早在港開業而又現存的百貨公司有港資的先施及來自上海的永安,前者在2021年被全面收購,後者多間分店接連結業,仍營業的分店則全位於集團自置物業之中。而曾進駐香港的英資、日資百貨,大多已敗走並由港資收購。

其實當年百貨公司會成功,是因為提供一個綜合的購物逛街地點,其中不少商品是當時較少見或不易買到的歐洲高級舶來品。但隨著香港零售業的發展與轉型,百貨公司的商品不再新奇,反而變得隨處可見,百貨業亦慢慢走下坡。

由上述可見,其實百貨業的縮減是因為其經營模式,已與大眾的消費模式有所不同,變得不合時宜。與近年北上消費的興盛反而關係不大,特別是一田主打日式百貨,競爭對手並不是內地商品,而是香港遍地也有出售日韓商品的店舖。

香港地方小、商店密集,生活家品店、化妝品專門店,各式不同類型的店舖也成為百貨公司的競爭對手。還有網上購物的流行,特意去逛百貨公司已變得少有。再加上香港租金和人手開支都較高,百貨業的經營便更為困難。當其盈利大幅下降,削減百貨業務而保留超市業務,正是去枝葉留骨幹的合理商業決定。

廣告

百貨行業由盛轉衰可算是時代變遷必然會出現的現象,未必能夠反映整體零售業的表現。其實除了百貨業務,像菲林曬相業務、旅行社訂購機票酒店的業務,也因為數碼數機、手機攝影、自助旅遊等出現而慢慢式微。時代巨輪下,唯有積極轉型,如菲林品牌發展即影即有相機業務,才可謀求新出路。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盧展豪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