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28.52
    -306.80 (-1.67%)
     
  • 國指

    6,439.82
    -116.28 (-1.77%)
     
  • 上證綜指

    2,998.14
    -7.30 (-0.24%)
     
  • 滬深300

    3,495.62
    -7.66 (-0.22%)
     
  • 美元

    7.8057
    +0.0009 (+0.01%)
     
  • 人民幣

    0.9297
    -0.0001 (-0.01%)
     
  • 道指

    39,150.33
    +15.57 (+0.04%)
     
  • 標普 500

    5,464.62
    -8.55 (-0.16%)
     
  • 納指

    17,689.36
    -32.23 (-0.18%)
     
  • 日圓

    0.0486
    -0.0003 (-0.55%)
     
  • 歐元

    8.3463
    -0.0082 (-0.10%)
     
  • 英鎊

    9.8690
    -0.0090 (-0.09%)
     
  • 紐約期油

    82.34
    +0.17 (+0.21%)
     
  • 金價

    2,334.70
    -34.30 (-1.45%)
     
  • Bitcoin

    64,402.71
    +348.09 (+0.54%)
     
  • CMC Crypto 200

    1,350.67
    -9.65 (-0.71%)
     

〈財報前瞻〉生成式AI競爭加劇 Adobe能否殺出重圍?

美國軟體公司 Adobe 的投資人越來越擔心來自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AI) 同業競爭,該公司將於周四 (13 日) 美股盤後公布最新一季財報,業績將說明該公司是如何應對威脅。市場目前預估 Adobe 上季淨利成長 20%、營收成長近 10%,而未來幾個會計年度,全年營收將以兩位數的速度成長。

本周稍早,Melius Research 將 Adobe 股票評等自「買入」(Buy) 下調至「持有」(Hold),理由是 OpenAI 和 Alphabet(GOOGL-US) 旗下 Google 的圖片、圖像生成技術可能造成威脅。

截稿前,Adobe(ADBE-US)周三 (12 日) 盤中股價上漲 1.39%,每股暫報 469.13 美元,該股今年迄今下跌逾 20%。

Thornburg investment Management 投組經理 Sean Sun 指出,Adobe 正在將 AI 整合進自家產品,但圖片與影片生成服務快速變遷,倘若用戶不再需要花錢就能使用這項服務,這可能會讓 Adobe 成為輸家。

另一方面,微軟 (MSFT-US)、Palantir(PLTR-US) 和 C3.ai(AI-US)等專注於人工智慧的軟體公司今年表現良好。然而外媒指出,Salesforce(CRM-US)、Workday(WDAY-US)、MongoDB(MDB-US)和 UiPath(PATH-US)等公司股價卻下跌,這些公司警告企業 IT 支出疲軟,這波逆風也可能影響 Adobe。

廣告

Adobe 先前公布的展望不佳,突顯出對競爭的擔憂。過去三個月,分析師對該公司全年淨利的普遍預期下降 13%,不過對營收的預期保持穩定。

自 3 月中旬公布以來,Adobe 一直在努力安撫投資人,在其年度高峰會上發布的 AI 相關產品以及 Acrobat AI Assistant 服務的定價資訊都收到正面的評價。

雖然這未能扭轉其股價跌勢,但還有其他正面因素。市場目前預估,Adobe 上季淨利成長 20%、營收成長近 10%。未來幾個會計年度,全年營收將以兩位數的速度成長,而自由現金流預估今年將成長 13%,明年可能加速至近 25%。

該股目前的預期本益比為 24 倍,低於長期平均。Adobe 股價近期的疲軟可能意味著其業績要突破的門檻很低。追蹤的華爾街分析師中,超過 75% 的人建議買進該股,而平均目標價則指向 30% 的上漲空間。

Brandes Investment Partners 的投組經理 Brent Fredberg 表示:「有很多軟體公司將在 AI 的競爭中掙扎,但從估值的角度來看,也有一些公司開始改變得有趣起來,市場可能會意識到,它們面臨的風險並不像之前想像的那麼大。」

Fredberg 說:「我們在意的是那些擁有大量客戶數據的公司,因為 AI 是數據密集型,而且這些公司擁有強大的資產負債表和財力,可以投資於自己的 AI 產品。」

波士頓合夥公司 (Boston Partners) 全球市場研究主管 Michael Mullaney 表示:「我們仍處於 AI 的起步階段,因此我們不知道它對軟體需求或效率意味著什麼,尤其是如果一些公司可以提供幾乎所有服務的話。」

更多鉅亨報導
〈美股早盤〉美5月CPI報喜提振今年降息預期 主要指數開高走高
美5月核心CPI年增幅降至逾3年新低 9月降息有望重回談判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