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1
    +0.0003 (+0.00%)
     
  • 人民幣

    0.9252
    +0.0009 (+0.10%)
     
  • 道指

    38,085.80
    -375.12 (-0.98%)
     
  • 標普 500

    5,048.42
    -23.21 (-0.46%)
     
  • 納指

    15,611.76
    -100.99 (-0.64%)
     
  • 日圓

    0.0497
    -0.0003 (-0.68%)
     
  • 歐元

    8.4041
    +0.0059 (+0.07%)
     
  • 英鎊

    9.7950
    +0.0030 (+0.03%)
     
  • 紐約期油

    83.90
    +0.33 (+0.39%)
     
  • 金價

    2,359.20
    +16.70 (+0.71%)
     
  • Bitcoin

    64,382.62
    +459.02 (+0.72%)
     
  • CMC Crypto 200

    1,391.85
    -4.68 (-0.34%)
     

財經拆局|平保成「維權投資者」 窮追匯控屬政治任務? |顏寶剛

大家相信對「維權投資者」的認識,不少都是集中在買了爛尾樓或銀行存款被挪用的消費者,最近有香港居民,就聲稱因相信大灣區發展,「愛國愛港」之下到大灣區置業卻買上爛尾樓,質疑當局大力宣傳大灣區,卻對市民「隔山買牛」投資大灣區蒙受損失,未有伸出援手。

這些投訴,香港人早見怪不怪,內地買爛尾樓少說也有二、三十年時間,只是人類一再重複錯誤,沒有汲取教訓,說老實話實在不值得可憐。意想不到的是,作為內地龍頭保險巨企,平保居然也跌入這種「維權投資者」的低水平,令人關注平保的企業管治水平。

平保「幕後」走到「幕前」

匯控管理層與平保就是否應分拆匯控亞太業務的爭議,已經有三個多月時間,由於一直得不到正面回應,迫使平保要由「幕後」走到「幕前」。

在五月初匯豐股東會前夕,有神祕股東透過香港及英國媒體,放風提出要求將匯豐的亞洲業務分拆。論點主要是,分拆有助提高股東回報,同時亦有利匯豐減低在中美磨擦之下,兩面不討好的情況。當時市場已經猜測,這名神秘股東就是平保。

平保持有匯豐8%股權,是單一最大股東。對於分拆業務要求,滙控主席杜嘉祺於8月初的非正式股東大會上曾表示,分拆內地及香港業務將會破壞集團價值,並不會為股東帶來利益。滙控CEO祈耀年更指,分拆部份地區業務涉及大量成本,而滙控需要在3至5年時間保留資本,因此分拆會影響現金流外,對集團盈利也產生負面影響,並會影響派息水平。

對於匯控管理層否決分拆建議,平保顯然相當不滿,更放風稱匯控誇大分拆流失客戶等不利因素,並引用早前外部機構研究稱,分拆可提升亞洲業務估值250億至350億美元。

廣告

而在平保業績記者會後,平保亦選擇首次公開表態,作為集團最高層,平保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指滙控是平保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的眾多投資之一,而平保會認真對待每一項投資,以爭取良好股東回報。她又透露,平保為長期保單保險基金持有人帶來平均5.7%的回報率,由於資金用作支持保單持有人的利益,所以是相當重視長期的投資回報。

今年年中匯控的股本回報僅有4.4%,在2020年未能派息的日子,全年回報率更低於2%。按陳心穎說法,顯然是明示匯控回報率不合格。

對於外界懷疑平保就是一直隱名向匯控提出分拆要求的神秘股東,陳心穎僅稱,維權投資者需發出公開信,並列出對公司的要求,但平保卻不會對任何人披露私下對話內容。她又提到,若要對於平保每一項投資維權,自己將會十分忙碌。

由2013年就加入平安集團,陳心穎是我留意平保其中一名很出色的管理層,她主要負責平安集團科技和數字創新業務。在陳心穎帶領下,平保整體科技/互聯網金融業務表現出眾,孵化出多個創新模式,平安旗下的科技公司已達到11家,其中2家上市公司,3家獨角獸,總估值超過700億美元,甚至令我一度考慮做平保股東。(好在只是心動沒有行動,否則應損失慘重。)

平保窮追猛打匯控屬政治任務?

對於平保對匯控「窮追猛打」,這個取態其實相當不符合平保過去的企業文化,到底這是一項政治任務?還是考慮匯豐如果分拆,平保可望在整個董事會中,發揮出更大影響力,甚至有機會日後併入本身銀行業務?

過去一段時間,平保的股東身分,被認為是有利匯控發展內地業務,但幾年前匯控配合美國對華為孟晚舟違反制裁行為的調查時,它遭到了中國官媒的口誅筆伐,甚至被內地抵制。

如今,匯控香港高層不單高調支持港區國安法,之後甚至進一步被揭發,旗下滙豐前海證券最近在公司內設立共產黨支部,令人質疑匯控中國亦有類似安排,似乎反映匯控已經像平保及內地的互聯網巨企一樣,早向黨交出部分控制權,那麼分析下來,平保對匯控的重要性,就似乎沒有昔日那麼重要。

最後想一提,部分本地媒體,將陳心穎的說法「We are not an activist investor」,翻譯為「並非激進投資者」,我認為「激進」這個譯法並不準確,因為Activist本身雖然有主動的意思,但仍屬投資者應有權利,並非「激進」行為。

又或許,在今時今日的新.香港,任何應有的維權行為,都早已經被視為是「激進」?

顏寶剛

前有線新聞助理總監兼有線財經台台長

https://www.facebook.com/FINANALYSIS2021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Powered by Merc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