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335.32
    -95.07 (-0.52%)
     
  • 國指

    6,556.10
    -31.67 (-0.48%)
     
  • 上證綜指

    3,005.44
    -12.61 (-0.42%)
     
  • 道指

    38,834.86
    +56.76 (+0.15%)
     
  • 標普 500

    5,487.03
    +13.80 (+0.25%)
     
  • 納指

    17,862.23
    +5.21 (+0.03%)
     
  • Vix指數

    12.58
    +0.10 (+0.80%)
     
  • 富時100

    8,229.27
    +24.16 (+0.29%)
     
  • 紐約期油

    81.59
    +0.02 (+0.02%)
     
  • 金價

    2,351.40
    +4.50 (+0.19%)
     
  • 美元

    7.8037
    -0.0025 (-0.03%)
     
  • 人民幣

    0.9298
    +0.0007 (+0.08%)
     
  • 日圓

    0.0490
    -0.0001 (-0.28%)
     
  • 歐元

    8.3694
    -0.0179 (-0.21%)
     
  • Bitcoin

    65,993.48
    +953.75 (+1.47%)
     
  • CMC Crypto 200

    1,375.41
    -7.25 (-0.53%)
     

財經拆局|捲入政治選舉的中央銀行|顏寶剛

綜觀英國主要報章周五頭條,均放在英倫銀行預測通脹會在10月達到13%水平。當中以Daily Mail 狠批得最徹底,以標題「失去誠信的中央銀行家」直接評擊英倫銀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說他是"在方向盤上睡著了” (asleep at the wheel)。

原因是英倫銀行官員應該為去年決定不加息的那一天“後悔”。與此同時,嚴峻的經濟預測迫使央行將利率提高 0.5 個百分點——自 1995 年以來的最大增幅——達到 1.75%。

Daily Mail 形容這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舉動。雖然較高的利率可以幫助抑制價格,但它們也可以令經濟增長急剎車。

通脹上升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是能源價格迅速上漲,這推高了對未來家庭賬單價格上限的預測。央行現在預計10月份上限將升至每年 3,500 英鎊左右。

家庭能源開支將大幅躍升

Investec 的分析師預測,家庭的能源開支到2023 年1月將進一步大幅躍升至4,210 英鎊。這高於去年10月的1,277 英鎊,相信沒有多少個家庭能夠負擔。

有英國的社區組織已經發起拒交能源賬單的運動。

由於通脹上升已令政府的財政帶來壓力,因為大約四分之一的國債的利息支付與通脹有關。

作為央行行長,貝利的公關技巧亦廣受批評。

對於通脹面臨失控,貝利只將價格飆升的大部分責任直接歸咎於克里姆林宮,令外界感覺他是在推卸責任。

“在某種程度上,俄羅斯的衝擊現在是英國通脹的最大貢獻者。”

貝利失言的例子早有先例,我們都曾經寫過,早幾個月前他要求商界不要向員工加薪以壓低通脹,已經被各界批評離地,甚至令首相信約翰遜與他公開「割蓆」。

廣告

更加不妙是這位能力被質疑的央行行長,正在捲入保守黨黨魁競爭中。

辛偉誠及卓慧思目前提出的政綱中,最大分歧正是關於修復經濟的最佳方法。

辛偉誠聲稱,根據競爭對手卓慧思的減稅提議,勢必令通脹失控,屆時利率將高達 7%,而卓慧思堅稱她的減稅計劃,必定可以再次推動經濟增長。

而顯然目前民調領先的卓慧思亦對英倫銀行相當不滿,一位盟友說,如果卓慧思成為首相,她將研究英格蘭銀行的表現是否符合“適合目標”。

按揭定時炸彈將現

專家警告說,隨著固定交易的結束和利率的上漲,數百萬房主正面臨著“按揭定時炸彈”;

那麼辛偉誠的限制政府開支措施就能夠壓抑通脹?恐怕未必。

正如英倫銀行警告,通脹勢必再升,與此同時,經濟亦會陷入深度衰退,正正符合經濟學上「滯脹」定義。

這個情況最可怕的例子,就是1929年全球面臨的大蕭條。

幸運的是,美國最新的就業數據仍然理想,經濟學人上期已質疑美國未必會陷入經濟衰退。

不過對英國來說,貝利的表現是否足以扭轉局勢?而他一旦捲入今次首相選舉能否全身而退,恐怕前景未敢樂觀。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Powered by Merc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