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2 小時 23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55
    -0.29 (-2.26%)
     
  • 富時100

    8,225.33
    -22.46 (-0.27%)
     
  • 紐約期油

    80.70
    -0.20 (-0.25%)
     
  • 金價

    2,309.00
    -4.20 (-0.18%)
     
  • 美元

    7.8078
    -0.0012 (-0.01%)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日圓

    0.0483
    +0.0000 (+0.04%)
     
  • 歐元

    8.3377
    -0.0006 (-0.01%)
     
  • Bitcoin

    60,874.05
    -1,042.20 (-1.68%)
     
  • CMC Crypto 200

    1,265.48
    -18.31 (-1.43%)
     

連14年!香港再奪全球最難買房城市榜首 前十名美城市佔5個

根據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 Demographia 最新發表的國際住房負擔能力(Demographic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年度報告,香港蟬聯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城市榜首,連 14 年奪冠,其後是雪梨跟溫哥華,但在前十名中,美國包辦 5 個,其中加州高達 4 個。

報告中指出,住房危機是向上流動的障礙,加州面臨著極其嚴重的階層分化風險。該報告共同作者之一、加州查普曼大學人口統計與政策中心主任 Joel Kotkin 表示,相對於收入而言,高房價對加州產生明顯的影響,主要受害者是年輕人、少數族裔和移民。限制性住房措施可能被包裝成進步政策,但從社會角度來看,影響可能更應被定性為倒退。

Kotkin 提到的限制性住房政策為「城市遏制政策」,該舉措旨在限制城市無序擴張和增加人口密度,但這導致土地價格上漲,控制範圍內的土地價格,比控制範圍外高出 8 到 20 倍,進而導致房價大漲。

報告還示警,住房危機對中產階級的生存構成威脅,高昂的住房成本降低生活水準,加劇了貧困。土地成本的上升使得中產階級更加辛苦。

報告中建議各大城市開放土地供應,以降低住房成本,因為所有「高不可攀」的城市都遵循有利於增加人口密度的城市規劃政策。在美國房地產市場中,20 萬美元房價的消失體現了負擔能力日益惡化。

該報告針對 8 國 94 座主要市場做調查,將城市的家庭收入中位數以及房價中位數做了比較,列出 10 大最難負擔房價的地方。房價收入比低於 3 被認為是可負擔的,房價收入比越高則表示負擔能力越差。 9 以上則被歸為「高不可攀」的類別。在此類別的 11 個城市中,有 4 個位於加州。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