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4 小時 40 分鐘
  • 恒指

    18,038.26
    -34.64 (-0.19%)
     
  • 國指

    6,449.86
    -14.63 (-0.23%)
     
  • 上證綜指

    2,936.38
    -13.62 (-0.46%)
     
  • 滬深300

    3,444.53
    -13.37 (-0.39%)
     
  • 美元

    7.8090
    +0.0004 (+0.00%)
     
  • 人民幣

    0.9299
    +0.0003 (+0.03%)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日圓

    0.0486
    -0.0000 (-0.08%)
     
  • 歐元

    8.3646
    -0.0007 (-0.01%)
     
  • 英鎊

    9.907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1.18
    +0.35 (+0.43%)
     
  • 金價

    2,331.00
    +0.20 (+0.01%)
     
  • Bitcoin

    61,926.85
    +616.12 (+1.00%)
     
  • CMC Crypto 200

    1,286.39
    +37.27 (+2.98%)
     

〈陸港盤後〉深圳、廣州、上海大舉鬆綁房市調控 A股三大指數齊揚

中國 A 股市場三大指數周三(29 日)收盤齊揚,滬指微漲 0.05%,繼上海、廣州之後,深圳也降低房貸首付比率和房貸利率,根據市政府調控要求,宣布周三起下調個人住宅貸款最低首付款比重和利率下限。

滬指周三收盤漲 0.05% 報 3,111.02 點,深證成指漲 0.25% 報 9,414.98 點,創業板指漲 0.27% 報 1,811.07 點。兩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7,084 億元。

保險、銀行、半導體、釀酒等類股走低,汽車、房地產等族群上揚。

香港恒生指數周三收盤大跌 1.83%,報 18,477.01 點,恒生科技指數重挫 2.32%,報 3,765.24 點。

據《財聯社》報導,深圳首套住宅個人貸款最低首付款比率,從 30% 調整為 20%,二套房由 40% 調整為 30%。首套住宅商業性個人住宅貸款利率下限從 LPR-10BP 調整為 LPR-45BP,二套房由 LPR+30BP 調整為 LPR-5BP。

據樂有家研究中心估算,以總價人民幣 500 萬元房源為例,此次深圳提出新政後,首付 2 成,首付可省下 50 萬元,月供增加 1,553.5 元,少支付的首付可用於償還月供及裝修;如果首付維持 3 成,月供可節省 691.73 元,還款總額減少了 24.9 萬元,直接減少購房總支出。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新市民、外來人口規模大,但深圳房價飛漲,導致這部分人群的購房需求一直被積壓。數據顯示,自 2021 年 5 月以來,深圳房價連續下跌近三年,外圍部分區域房價下跌 40% 左右,中心區也下跌約 30%,很多區域房價回到 2018 年,部分需求有了釋放的機會。

廣告

至此,一線城市中的深圳、廣州、上海均已提出大力道房市支持性政策,只剩下北京還沒發布相關政策。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可能近日就會提出相關房市政策,其中首套房首付比重有望將降至 20%。

「此次深圳政策和上海政策相似,首付比例也降為 20%,這充分說明一線城市正全面進入降首付降利率的重要階段。預計全國僅北京、上海和深圳首套房首付比例為 20%,其它城市均進入 15% 的行列。」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深圳此次政策對標的是上海,在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和利率最低下限方面,與上海完全一致。上海宣布調控政策後,相當於為深圳打了個樣板。而廣州房貸等政策的調整,是目前一線城市中力度最大的。」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稱。

不過,與上海、廣州政策不同的是,深圳此次尚未調整限購政策。

「由於深圳在 5 月 6 號已經提出了差別化的分區限購政策,在非戶籍人群、多子女家庭和企業購房方面做了差異化處理,貫徹落實了 4 月 30 號的政治局會議精神;所以深圳這一次在這些方面沒有做更多的調整,只是在房貸方面落實 5 月 17 號國務院視訊會議的精神。」李宇嘉表示。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