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6 小時 31 分鐘
  • 恒指

    17,934.63
    -138.27 (-0.77%)
     
  • 國指

    6,417.98
    -46.51 (-0.72%)
     
  • 上證綜指

    2,950.00
    -13.10 (-0.44%)
     
  • 滬深300

    3,457.90
    -18.91 (-0.54%)
     
  • 美元

    7.8096
    +0.0010 (+0.01%)
     
  • 人民幣

    0.9298
    +0.0002 (+0.02%)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日圓

    0.0486
    -0.0000 (-0.10%)
     
  • 歐元

    8.3651
    -0.0002 (-0.00%)
     
  • 英鎊

    9.9060
    0.0000 (0.00%)
     
  • 紐約期油

    80.94
    +0.11 (+0.14%)
     
  • 金價

    2,330.60
    -0.20 (-0.01%)
     
  • Bitcoin

    61,916.59
    +1,611.88 (+2.67%)
     
  • CMC Crypto 200

    1,285.95
    +36.83 (+2.95%)
     

電視機巨頭TCL 私有化電子消費部門?

這間全球第四大電視機製造商的母公司,可能正在重新思考其消費電子部門的香港上市地位,並開始回購股票

重點:

  • 在新任董事長領導下,TCL電子母公司回購了這家香港上市公司的更多股票,持股比例增至54.03%

  • 根據股權獎勵計畫,這家上市公司計畫再回購1,700萬股,其新任董事長個人已買入100萬股

譚英

作為中國科技企業最早的佼佼者之一,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一直志向遠大。

這家公司在2003年轟動全球,當時,其母公司TCL科技以5.6億美元(40.3億元)收購了法國湯姆森公司的電視機資產,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視機製造商。一年後,它通過收購法國阿爾卡特的手機業務,組建了另一家合資公司。這兩筆交易都不是特別順利,湯姆森的交易三年之後破裂,而阿爾卡特的交易只用了一年就宣告失敗。

這兩個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政治因素和企業自豪感驅動,因為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而TCL響應了號召。20年後,這個曾經的「走出去」典範,是否正準備改弦易轍?

10月12日,這家香港上市的電視機和顯示裝置製造商,宣佈了母公司對其股票的一系列回購、員工持股計畫,以及備受推崇的新任董事長杜娟的任命。這些回購將公司的內部控股權提高到至少60%,或許會接近70%。隨著投資者拋棄它的股票,轉為支持新一代更具吸引力的高科技公司,公眾持股量的迅速縮水引發了一個疑問,即TCL電子是否會逐漸走向私有化。

如果這樣的私有化即將到來,投資者肯定沒有察覺。該公司上週三宣佈回購股票之後,該公司的股價上漲,不過漲幅不大,僅上升1%至3港元。

廣告

TCL最近一直磕磕絆絆。它受到全球疫情和中國清零政策造成的干擾,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和全球通脹的影響。與此同時,TCL科技正在盡全力遵守北京的最新指示,即科技公司要堅持創新並在各自領域保持最前沿。

TCL科技的其他子公司一直在為此採取行動,過去五年開展了一系列重大收購和其他舉措。這其中包括,通過價值19億美元的多晶硅合資企業進軍太陽能領域;從韓國三星收購位於中國的LCD工廠;以及2020年以約110億元收購中環電子的核心資產,以提振其半導體業務。

這些新舉措出台之際,中國自身正在進入一個支援大型國有企業驅動科技發展的新階段,而曾經肩負這個使命的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騰訊(0700.HK)等年輕的民營企業最近已經失寵。

在廣泛的企業版圖發生變化的同時,TCL的上市子公司在20多年的歷史中也經歷了一系列改變。創始人李東升於1999年帶領第一家公司上市,差不多同一時間,它開始向第一個國際市場越南出口產品。母公司TCL科技(000100.SZ)於2004年在深圳上市。

突然增持股份

在最近的股票回購之前,母公司對TCL電子的持股比例一直穩定維持在51%,因此我們判斷,回購可能預示著將香港上市的TCL電子私有化。

這樣的私有化可能是有道理的,因為TCL電子目前從上市狀態中獲得的好處很少,相反,它受到了最近市場波動的影響。該股目前徘徊在3港元左右,在8月中旬發佈上半年業績後,一度飆升至5.2港元。

TCL的股價去年下跌了約24%。雖然這看起來很疲軟,但實際上已好過恒生指數的表現,後者同期下跌了近40%。該公司正在努力解決成本佔收入比例不斷上升的問題,其債務佔總資本的比率,從2020年的2.65%飆升至2021年的30.43%。

TCL電子目前將智屏視為其最大的收入來源,佔收入的 65%。該公司顯然是該類別的贏家。它與競爭對手韓國三星和LG電子一起在該領域迅速佔據一席之地,這兩家韓國公司共同控制了全球市場的一半。

今年9月,LG電視產品規劃主管對《韓國時報》表示:「就企業而言,中國製造商TCL現在與韓國製造商非常接近。雖然LG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但我認為我們必須保持謙遜,因為看到TCL或海信等中國製造商時,我可以看到我們在10年前的樣子。」

TCL最近作為一個備受矚目的全球企業崛起,因為它試圖填補日本老牌企業松下留下的空白,去年12月,松下決定停止自己的大部分電視生產。大約在同一時間,TCL簽署了一項協議,為松下生產低價格機型。

如果杜娟正計畫對在香港上市的TCL電子進行重組,從該公司剝離一些多餘的業務,那麼她在TCL科技擔任首席財務官的背景可能會大派用場。除了核心的智屏業務,該公司35%的收入仍來自白色家電和電視流媒體服務等其他業務。為了削減開支,杜娟可能會暫時將公司私有化,然後再在上海年輕的、納斯達克式的科創板重新上市,成為一家更專注於科技的公司。

或者她也可能讓這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保持現狀。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科技公司之一,它處於盈利狀態,目前可能不會面臨任何巨大的財務壓力。與年輕同行不同的是,它實際上一直有分紅,最近一次是在2021年派發年度股息每股16.7港元。如果公司今年繼續以類似水平分紅,按照她最近個人購買的100萬股TCL電子股票計算,這可能意味著1,670萬港元將落入她袋中。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