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0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18.86
    -45.20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08 (-0.71%)
     
  • 日圓

    0.0483
    -0.0001 (-0.10%)
     
  • 歐元

    8.3628
    +0.0049 (+0.06%)
     
  • 英鎊

    9.87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46
    -0.28 (-0.34%)
     
  • 金價

    2,336.90
    +0.30 (+0.01%)
     
  • Bitcoin

    61,534.68
    +514.21 (+0.84%)
     
  • CMC Crypto 200

    1,277.46
    -6.37 (-0.50%)
     

高盛稱私募股權公司躺著發財和大舉招兵買馬的時代一去不返了

【彭博】-- 私募股權公司長期以來輕輕鬆鬆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面對未來更吃重的日子,高盛正未雨綢繆更加使出渾身解數。

這是高盛資金管理部門負責人Marc Nachmann的看法;在此之前,一些行業領袖異口同聲表示,收購業務已過了關鍵節點。Nachman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由金融工程和「倍數擴張」(multiples expansion)驅動的獲利時代已經結束。

「未來回報的來源可能將更加著重於創造更好的獲利成長,」他說。

為此,高盛正在引進來自企業界的助力,招聘Darius Adamczyk(霍尼韋爾前負責人),到一些與高盛合作的投資組合公司並協助改善營運。即使在這家以聘請高調顧問而聞名的銀行,聘請一位來自一家大工業集團的58歲前執行長也非比尋常。

「這有點不尋常,」Nachmann說。「作為一名已經退休的執行長,他還很年輕。這家華爾街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著約1,400億美元的私募股權資產,並管理著300多家投資組合公司。」

2008年後,利率處於低位,有助於私募股權行業經歷一段悠長的黃金時期。利率上升後的新常態下,收購成本大升、估值受到壓制、賣出投資組合時更難取得賞心悅目的回報。半個世紀前,這其實是私募股權先驅的既定使命。

此類基金的投資者已經變得不安和不耐。Nachmann表示,對於那些籌資然後等著收益滾滾而來的運營商來說,好日子已經結束了。

他說,再也不能「設法成為出價最高的人,買下公司,坐等倍數擴張,然後再次出售」。

廣告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Inc.最高階主管之一Scott Kleinman在本月份一個場合發表了類似的言論,他警告稱,不會一切都好起來的。

原文標題Goldman Signals End of an Era in Private Equity With a Big Hire

--聯合報導 Marion Halftermeyer.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