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27.71
    -0.81 (-0.00%)
     
  • 國指

    6,441.16
    +1.34 (+0.02%)
     
  • 上證綜指

    2,963.10
    -35.04 (-1.17%)
     
  • 道指

    39,220.23
    +69.90 (+0.18%)
     
  • 標普 500

    5,464.23
    -0.39 (-0.01%)
     
  • 納指

    17,676.20
    -13.16 (-0.07%)
     
  • Vix指數

    13.87
    +0.67 (+5.08%)
     
  • 富時100

    8,271.92
    +34.20 (+0.42%)
     
  • 紐約期油

    80.37
    -0.36 (-0.45%)
     
  • 金價

    2,340.20
    +9.00 (+0.39%)
     
  • 美元

    7.8076
    +0.0021 (+0.03%)
     
  • 人民幣

    0.9290
    -0.0007 (-0.08%)
     
  • 日圓

    0.0487
    +0.0001 (+0.31%)
     
  • 歐元

    8.3837
    +0.0374 (+0.45%)
     
  • Bitcoin

    61,281.04
    -2,977.92 (-4.63%)
     
  • CMC Crypto 200

    1,259.32
    -50.40 (-3.85%)
     

高致死率「食人菌」在日本蔓延 最快48小時內奪命

據日媒報導,俗稱「食人菌」感染症的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患者,正以史上最快速度增加,該病致死率高達 30%,日本專家呼籲民眾保持警惕,尤其是老年人。

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是一種由β溶血性鏈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綜合症。由於該病致死率相對較高,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稱為「食人菌」。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鏈球菌主要透過接觸或飛沫傳播。雖然許多人感染後不會出現症狀,但是病菌一旦侵入血液、肌肉等組織,可能引發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症。

初期症狀包括咽喉疼痛、發燒等,而後病情迅速發展為血壓下降、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這種病致死率約 30%,病患感染後最快 48 小時內奪命。

上述日媒稱,日本患者人數正在以創紀錄速度增加。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共通報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症病例 941 例,是 1999 年開始有統計以來最高值。

據日媒周一(27 日)報導,截至今年 5 月 12 日,日本累計感染病例已達到 851 例,約為去年同期的 2.8 倍。

日本新瀉縣一名男患者說,他的右腳最初只有個小傷口,走路時有點發紅疼痛。沒想到他在 4 天後就高燒到 40 度,右腳變得又紅又腫,一部分甚至開始發紫。

他吃了診所開的消炎藥後,狀況沒有好轉,一周後他在家中昏倒送醫,才查出是「食人菌」引發敗血症。由於右腳症狀在治療後不見改善,最後只能緊急動刀截肢。

一位 54 歲患者先是發現右手大拇指腫脹,幾小時後擴散到整隻手。他表示:「疼痛劇烈就去醫院了,我以為就沒事了,只要醫生能讓我擺脫這種痛苦就好了。」他接受了七次手術,包括切除壞死部位。

廣告

有醫生表示,如果患者免疫力不佳,皮膚外部又有傷口,感染了 A 型鏈球菌,傷口就會出現組織壞死的情況,外觀像是被挖掉一個洞,看起來好像「傷口被吃掉一塊,看起來很可怕」。

引發 STSS 的鏈球菌可分為 A、B、G 群,英國本世紀 10 年代流行的 M1UK 株,就是一種劇毒 A 群株,而 A 群鏈球菌於 2023 年下半年來在日本關東等地區檢出的病例不斷增加,厚生勞動省正加強監測。

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教授菊池賢說,鑒於病患多為 65 歲以上老年人,老年群體尤其應注意加強防範。他指出,不少老年患者因腳上小傷口或潰瘍感染這種病菌,建議護理人員多觀察老年人腳部是否保持清潔。

按他的說法,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難以從初期症狀判斷,如果患者出現腳部腫脹並迅速擴大、發燒 39 度以上等情況,應儘快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