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28.52
    -306.80 (-1.67%)
     
  • 國指

    6,439.82
    -116.28 (-1.77%)
     
  • 上證綜指

    2,998.14
    -7.30 (-0.24%)
     
  • 滬深300

    3,495.62
    -7.66 (-0.22%)
     
  • 美元

    7.8057
    +0.0009 (+0.01%)
     
  • 人民幣

    0.9297
    -0.0001 (-0.01%)
     
  • 道指

    39,150.33
    +15.57 (+0.04%)
     
  • 標普 500

    5,464.62
    -8.55 (-0.16%)
     
  • 納指

    17,689.36
    -32.23 (-0.18%)
     
  • 日圓

    0.0486
    -0.0003 (-0.55%)
     
  • 歐元

    8.3463
    -0.0082 (-0.10%)
     
  • 英鎊

    9.8690
    -0.0090 (-0.09%)
     
  • 紐約期油

    82.34
    +0.17 (+0.21%)
     
  • 金價

    2,334.70
    -34.30 (-1.45%)
     
  • Bitcoin

    64,438.71
    +302.53 (+0.47%)
     
  • CMC Crypto 200

    1,351.14
    -9.18 (-0.67%)
     

520後又漲翻天 施羅德看台股:兩「好」兩「欠佳」

台股昨 (21) 日是 520 後第一個交易日,指數收小黑,但今 (22) 日在台積電 (2330-TW) 等電子權值股拉抬下,指數開高走高,終場收在 21551.83 點的歷史新高,大漲 315.08 點,氣勢如虹。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葉獻文針對台股發表中期展望,提出「兩好兩欠佳」的看法,經濟好、獲利好,評價欠佳、亞幣欠佳。

葉獻文首先從經濟面來看,台灣 20242 年 Q1 出口成長 12.9%,明顯高於亞洲主要國家,首季貿易順差成長逾一倍,3 月出口額達 418.2 億美元,為近 20 個月高點,出口月增率逾 3 成,較去年同月成長 18.9%,遠高於 6% 的市場預估數值。

至於獲利好,隨者美股企業第 1 季財報公布近尾聲,在整體財報季表現超出預期下,獲利成長上修,科技產業加大資本支出,美國 4 大雲端服務 (CSP) 業者的 2024 年資本支出年增率,由原先 17% 加碼至 35%,而光是第一季已有 30% 增幅,尤以微軟及 Google 資本支出成長率高於業界平均,與此同時,傳統伺服器資金排擠暫時鬆口氣。

另一項獲利好,葉獻文以星鏈 (Starlink) 來舉例說明產業趨勢驅動生態鏈,Starlink 自 2021 年 2 月推出服務以來,2022 年底用戶數達到 100 萬,2023 年用戶數從 120 萬戶至 220 萬戶,預期 2024 年還會再增加 200 萬用戶數。Starlink 可自行發射火箭,已發射超過 5,000 顆低軌道衛星,是目前具備最多衛星的營運商。

廣告

另一家營運商 OneWeb,目前已發射 648 顆第一代衛星,建構完整的衛星網路服務;Amazon 則是在 2023 年已成功發射兩顆試驗衛星,根據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 資料顯示,Amazon 規劃要在 2029 年前發射 3,236 顆衛星,其中半數衛星要在 2026 年年中發射完畢。低軌道衛星的商業模式逐漸成形,商機可期,低軌衛星仍屬藍海市場,台廠握有一手好牌,業績看旺。

至於兩個「欠佳」,葉獻文也指出,指數漲高使得 PB 倍數 4 月曾推高至 2.3x,近期則處於 5 年平均的 1.96x,都屬於相對較高位階;再著就是亞幣表現走貶欠佳,以第一季外資從亞洲各主要股市留出,外資可說是賺了資本利得又賺匯差,以目前市況預估,近期亞幣仍偏弱勢,外資大幅回流機會不高。

葉獻文提醒,台股近期將處於拉回整理區間,整理後才有力氣再創高點,台股體質堅實,投資人無須過於擔憂。

更多鉅亨報導
施羅德:台股Q1報酬率5.78%傲視亞股 Q2震盪要觀察3要素
綠浪潮來襲 施羅德調查:台灣人最愛科技業及永續 次為電動車和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