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2 小時 22 分鐘
  • 恒指

    17,726.14
    -363.79 (-2.01%)
     
  • 國指

    6,334.70
    -142.54 (-2.20%)
     
  • 上證綜指

    2,955.19
    -17.33 (-0.58%)
     
  • 滬深300

    3,462.05
    -18.22 (-0.52%)
     
  • 美元

    7.8071
    -0.0019 (-0.02%)
     
  • 人民幣

    0.9305
    +0.0005 (+0.05%)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日圓

    0.0484
    +0.0001 (+0.23%)
     
  • 歐元

    8.3500
    +0.0117 (+0.14%)
     
  • 英鎊

    9.8650
    +0.0090 (+0.09%)
     
  • 紐約期油

    80.76
    -0.14 (-0.17%)
     
  • 金價

    2,310.50
    -2.70 (-0.12%)
     
  • Bitcoin

    60,935.44
    -712.70 (-1.16%)
     
  • CMC Crypto 200

    1,265.21
    -18.58 (-1.45%)
     

CFO財報解密│從業績數字體會小米核心定位問題(Benny)

從業績數字體會小米核心定位問題
小米2022年Q4整體收入660億,同比跌23%。主要係受業務佔比接近60%嘅智能手機板塊影響。 (winhorse via Getty Images)

「全年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達1,111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小米業績講呢句「歷史新高」,其實都幾嚇人。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一直以嚟小米嘅市場定位策略係以平取勝、谷出貨量、打新興市場,玩滿足低端市場需求,之後再爭取時間空間,長遠希望可以進入高端市場。但佢最近出嘅2022年Q4業績,說明好景時的確係有效嘅競爭策略,但當市況變壞時,就似乎顯得毫無還擊之力。

小米2022年Q4整體收入660億,同比跌23%。主要係受業務佔比接近60%嘅智能手機板塊影響,因為手機業務Q4只得367億收入,同比大跌27%。整體毛利114億,同比下跌22%,又係由手機業務嘅同比41%跌幅拖累所致。而整體毛利率雖然維持過往嘅16%至17%表現,但手機毛利率已經係連續4季徘徊喺個位數嘅8%左右。

「創歷史新高」,其實都幾諷刺,因為手機毛利率係屢創新低。其實比較一年前嘅平均單價1097元、兩年前嘅平均單價1039元,咁耐都只係升咗72蚊,咁又有咩好提呢?業績數字清楚話你知,今時今日小米以歷史新高嘅價錢,千一蚊賣出一部手機,仲未計經營費用,佢只係賺得嗰80蚊。

行業需求弱 小米最削

佢收入大跌,當然同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需求疲弱有關。因為2022年Q4,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3億部,同比下跌18%。

但小米2022年Q4嘅出貨量係3300萬部,同比下跌27%,即係出貨量跌幅高過行業平均9%。而同時期,其他top 5 智能手機生產商,蘋果、三星、Oppo、Vivo嘅出貨量跌幅分別係11%、17%、16%、16%,更突顯小米嘅出貨量倒退得最誇張,係5大裡面唯一跌幅低過平均數,原來係佢拖低哂成個行業嘅表現。

廣告

無錯關鍵位就係佢係賣得平,但賣咗咁多年平機,你估佢真係唔想賣貴啲?佢連賣千一蚊一部機,都要好興奮喺業績度同人講創咗歷史新高;以前又成日都話貴價機佔比有所提升,都說明骨子裏佢係想賣貴啲,亦都深明市場係想佢有能力賣貴啲。但係客觀條件係:咁多年嚟都賣得唔貴,明顯手機性能同競爭力都唔夠,或者你可以講市場唔識欣賞。但平均單價咁多年來都冇乜提升就係客觀事實。

競爭激烈 焗住要跪低

所以當市況好,整體行業個餅變大緊嘅時候,佢以平取勝的確可以殺出一條血路,出貨量甚至連蘋果都唔夠佢多。

因為當個市場夠大,高端同低端機廠商大家相安無事,各自打自己市場,都會有增長,都交到業績。但當整體行業個餅縮細咗,咁高端廠商就會打隔離低端市場、新興市場主意。所以當人地一出啲平價機,但就用高端牌品嘅名,同你搶生意,你就即刻跪低,突顯你啲機無乜non-pricing 嘅edge。

所以點解出貨量整體跌,但佢比人跌得仲多,因為跌嘅除咗係個行業因素,仲有係俾人輕易搶咗市場嘅因素。老土啲講,以量取勝嘅定位策略,未必可以持續經得起市場嘅考驗。

Benny Yam

執業會計師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fobenny/

Patreon: https://Patreon.com/Cfo_benny

本欄隔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