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335.32
    -95.07 (-0.52%)
     
  • 國指

    6,556.10
    -31.67 (-0.48%)
     
  • 上證綜指

    3,005.44
    -12.61 (-0.42%)
     
  • 道指

    38,834.86
    +56.76 (+0.15%)
     
  • 標普 500

    5,487.03
    +13.80 (+0.25%)
     
  • 納指

    17,862.23
    +5.21 (+0.03%)
     
  • Vix指數

    12.59
    +0.11 (+0.88%)
     
  • 富時100

    8,225.60
    +20.49 (+0.25%)
     
  • 紐約期油

    81.59
    +0.02 (+0.02%)
     
  • 金價

    2,352.60
    +5.70 (+0.24%)
     
  • 美元

    7.8035
    -0.0027 (-0.03%)
     
  • 人民幣

    0.9298
    +0.0007 (+0.08%)
     
  • 日圓

    0.0490
    -0.0001 (-0.28%)
     
  • 歐元

    8.3684
    -0.0189 (-0.23%)
     
  • Bitcoin

    65,961.24
    +871.52 (+1.34%)
     
  • CMC Crypto 200

    1,376.02
    -6.64 (-0.48%)
     

Fed決策公佈前小幅回跌!全球銀行龍頭大讚比特幣是黃金 以太幣是數位石油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 (BTC) 近日拉回,今 (12) 日在亞洲午盤小跌,在美國關鍵通膨數據與聯準會 (Fed) 最新利率決議公佈前在 6.75 萬美元附近震盪,專家建議投資人對潛在波動保持警惕,但同一時間,全球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ICBC)(601398-CN)(01398-HK) 大力稱讚比特幣跟以太幣 (ETH) ,將比特幣與黃金進行比較,並將以太幣視為「數位石油」。

中國在 2021 年禁止比特幣挖礦和外國加密貨幣交易所向該國客戶提供服務,但儘管全面禁止,中國法院仍將比特幣在多個司法管轄區視爲合法財產。

區塊鏈新聞媒體《W3C DAO》報導,ICBC 在最新出具的研究報告中強調,正如歷史學家 Yuval Noah Harari 所說的,人類想像力是推動數位貨幣類型跟應用呈爆炸性成長的驅動力。該報告概述各種數位貨幣的不同發展路徑,每種都滿足金融生態系統中獨特的需求。

ICBC 說,從比特幣的誕生到以太幣的進步,以及央行數位貨幣 (CBDC) 的探索,市場需求推動數位貨幣領域的創新。比特幣透過其數學共識機制成功保持了與黃金類似的稀缺性。旗艦加密貨幣已解決可分割性、真實性驗證和可移植性相關的問題。儘管比特幣貨幣屬性正在減弱,但作為資產的地位正在鞏固,以太幣則提供數位化未來的技術力量,並將自身定位為能為整個 Web3 生態系統中的無數應用程式提供動力的「數位石油」。

不同於比特幣,以太幣透過自身專有程式設計語言 Solidity 及其虛擬機 EVM 融合了圖靈完備性。該功能允許開發人員創建和管理複雜的智慧合約和應用程式,將以太幣定位為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和非同質化代幣 (NFT) 的關鍵平台。

廣告

ICBC 在報告中也承認以太幣有潛力將其影響力擴展到去中心化的物理基礎設施網路 (DePIN)。

ICBC 還強調穩定幣在彌合數位貨幣市場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差距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穩定幣將其價值與法定貨幣等傳統資產掛鉤,為動蕩的加密貨幣市場提供穩定性。

此外,CBDC 代表了現代貨幣體系的重大創新,透過數位化法定貨幣,中央銀行可提高支付系統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強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並提供更大的金融包容性。CBDC 基礎設施的開發和實施必須仔細考慮隱私、安全和監管影響,以確保其成功和廣泛採用。

ICBC 最後也在報告中總結道,儘管每種數位貨幣發展願景各不相同,但都旨在提高金融包容性、安全性和支付效率。隨著數位貨幣不斷發展,開發者和決策者必須注重讓永續性、安全性和效率予以平衡。

目前,隨著 Fed 悄悄承認黃金正取代美元,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投資者 Brock Pierce 認為,在 2021 年的打擊行動導致比特幣價格暴跌之後,中國重新打開加密貨幣的數位大門只是時間問題。VanEck 數位資產研究主管 Matthew Sigel 更認為,中國國有銀行正不斷向比特幣和以太幣寫情書。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