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9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96
    -0.0007 (-0.08%)
     
  • 道指

    39,138.40
    -25.66 (-0.07%)
     
  • 標普 500

    5,487.72
    +4.85 (+0.09%)
     
  • 納指

    17,879.55
    +20.87 (+0.12%)
     
  • 日圓

    0.0485
    +0.0001 (+0.27%)
     
  • 歐元

    8.3529
    -0.0050 (-0.06%)
     
  • 英鎊

    9.867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91
    +0.17 (+0.21%)
     
  • 金價

    2,346.00
    +9.40 (+0.40%)
     
  • Bitcoin

    61,426.61
    -118.36 (-0.19%)
     
  • CMC Crypto 200

    1,279.38
    -4.45 (-0.35%)
     

美股頻破頂 歷史提醒大市要抖抖

美股頻破頂 歷史卻提醒大市要抖抖
美股頻破頂 歷史卻提醒大市要抖抖

道瓊斯指數(^DJI)和標準普爾 500 指數(^GSPC)自2024年以來不斷創新高,標指更短暫升穿了 5,000 點的心理大關。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事實上,股市目前正處於一年中季節性最疲弱的月份之一,而以大選年的往績,未來一個月的表現甚至會更疲弱。 而且我們經歷了三個月的強勁反彈後,根據歷史這可能需要幾星期的時間才能消化。

雖然沒有人建議投資者應該沽出「標普5,000 」,或沽空英偉達(NVDA),但現在是盤點今年出色的股票,以及留意出現背馳情況並有可能調整的股票。

經典的道氏理論認為,道指和道瓊斯運輸平均指數(^DJT)應該彼此一致。 一般來說,製造產品的公司和運輸產品的公司應該廣意地方向一致。

最近,工業股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但運輸業卻在阻力位前掙扎。雖然要拉近兩者可以是運輸業出現飆升,但季節性因素卻更傾向工業股會向下「遷就」運輸業。

然後是科技巨頭。 無論是「七巨頭」、「六巨頭」還是「四巨頭」,市場過度集中這個話題都說到爛,因為這極少數的火車頭已牢牢地抓住好友和淡友的心。

我們可以從計算標普 500 指數兩種不同方法之間的比率中看到這一點,包括加權計算,以及指數中所有股票具有相等權重的計算方法。

下圖顯示,大價股在 2020 年疫情爆發初期佔據主導地位,但到當年總統大選時,大價股卻退居次席。 這種趨勢大致持續到 2023 年的銀行危機,然後巨型股迎接了新一輪優異表現。

S&P 500 Market Cap Weighted vs. Equal Weighted
S&P 500 Market Cap Weighted vs. Equal Weighted

喜愛看圖表的技術分析者可能會看到「杯型帶柄」,顯示最終將突破,之後出現大幅上漲。但是,不要走太遠,此時將是市場找到平衡的合理點,即使只是暫時的平衡。

廣告

好友的觀點是,兵哥再次追上了重磅股將軍。淡友則認為,將軍們將意識到高處不勝寒需要徹退。

無論如何,原本不搶鏡的行業都應該有機會有較多曝光。醫療保健、金融和工業股經過12月和1月的整固後均突破近期新高。

大型醫療保健股(XLV)是今年表現第三好的板塊,較10月底的低位上漲 17%。它最近才突破歷史新高,但更重要的是,它從了多個星期的調整中突破。

同樣,經過六星期的調整,大型工業股(XLI)成功突破了先前的水平並再次破頂。該行業較10月低位升了21%,今年累漲 2.5%。

最後,大型金融股未必會創新高,但就如工業股一般,它們突破了舊的阻力位,現在已成為支持位。金融特選行業ETF(XLF)較10月低位上漲24%(僅落後科技和通訊服務),今年升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