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90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98
    -0.0005 (-0.05%)
     
  • 道指

    39,402.93
    +238.87 (+0.61%)
     
  • 標普 500

    5,521.90
    +39.03 (+0.71%)
     
  • 納指

    18,017.22
    +158.54 (+0.89%)
     
  • 日圓

    0.0484
    +0.0001 (+0.14%)
     
  • 歐元

    8.3567
    -0.0011 (-0.01%)
     
  • 英鎊

    9.864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81.34
    -0.40 (-0.49%)
     
  • 金價

    2,340.10
    +3.50 (+0.15%)
     
  • Bitcoin

    61,384.77
    -882.68 (-1.42%)
     
  • CMC Crypto 200

    1,282.80
    -1.03 (-0.08%)
     

Q3缺工率11年新高! AI人才起薪多32% 9成員工擔心被AI取代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逐漸普及化,對於職場的衝擊有多大?yes123 求職網「龍年第三季景氣暨勞動市場趨勢調查」結果今 (25) 日 出爐, 企業樂觀度持續回升,並創下 13 個季度以來新高,Q3 企業的擴編、缺工率 11 年新高,企業雇用 AI 人才起薪平均高出 32%,同時有 9 成員工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 AI 取代。

調查發現,與今年第二季相比,展望第三季景氣,企業樂觀度持續回升。把樂觀與悲觀比例相扣除後,得到的資方「淨樂觀比例」為 + 26%。相較上一季「淨樂觀比例」是 + 22.3%,除了呈現上揚態勢,並創下 13 個季度以來新高,不過略低於 2021 年第二季的 + 26.6%。

整體來說,高達 93.1% 的企業透露,在今年第三季有徵才計畫,比例高於前一次調查 (Q2 調查比例為 90.3%),也略多於去年同期的 92.4%,更創下 11 年新高。

至於第三季應徵新員工的原因,主要依序為:「一直處於缺工狀態」(40.2%)、「訂單或業務增加而擴編」(25.3%),以及「無擴編,單純填補人員離職空缺」(22.6%)、「公司擴點、展店而擴編」(11.9%)。

所以合計「要擴編」的企業,比例共有 37.2%,略高於前一季的 37%,也多過去年第三季的 36.4%11 年同期新高。 同時 Q3 缺工率達到 40.2%,不僅略高於前一季的 39.2%,也多過去年同期的 38.5%,創 11 年新高。

廣告

近期 AI 掀起產業革新風潮,勞資雙方的看法又是如何?根據調查顯示, 合計有 49.8% 的公司透露,「有考慮」以「自動化」或「人工智慧」方式,進行生產或提供服務,比例明顯高於去年調查的 42%,而且又分成:30.2% 屬於「計畫尚未進行」;19.6% 屬於「計畫進行中」。

若已擬訂相關計畫,關於 AI 新部門、新事業的「薪酬規劃」部分,此次調查也發現,資方針對擁有相關職場技能的人才,預估他 (她) 的平均起薪,會比其他員工「至少」高出 31.6%;這當中甚至有一成八 (17.8%) 的企業表態,願意提供多出「五成 (含) 以上」的待遇溢價空間!

在硬體端,出現機器人的自動化、全天候生產;再到軟體端,有人工智慧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高速運算,恐怕將有工作、行業消失!預估在「十年後」,因為發展「機器人自動化」或「AI(人工智慧) 系統」,企業平均認為,目前的工作機會,將大約消失 29.2%。

難怪預估在「退休前」,有高達九成 (89.6%) 的勞工透露,「會擔心」自己的工作 (職務) 被機器人或人工智慧取代,比例高於去年調查的 87.2%。

yes123 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憂心表示,面對薪資上漲趨勢,無法避免資方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勞工自己;甚至可能無法解決缺工潮問題,改以自動化設備、機器人取代,或者增加現有編制內員工的工作量;加上少子化、高齡化時代來臨,企業將加快 AI 與無人化營運的腳步。

楊宗斌也認為,人類工作並不會完全被取代,因為勝過機器的部分,在於「人性」這兩個字:像是關心、同理心、人際互動。比如說醫護工作,不是光靠治療儀器,「醫病關係」更需要靠溝通;還有社福照護工作,不僅僅是陪伴,銀髮族更需要來自內心的「噓寒問暖」;媒體工作也不會消失,因為需要查證與深度報導分析,透過「有溫度」的文字、影音力量來影響社會。

楊宗斌進一步預測,最終將走向「人機協作」的概念,也就是 AI(機器人) 與勞工,未來在職場範圍內,為了達成任務目標進行直接合作:前者從事精準度、重複性高的工作,後者在前者輔助下,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

更多鉅亨報導
年後7成4企業擬調薪 綠能永續、邊境解封及數位轉型成求職熱蒐
龍年轉職潮!開工日160萬筆求職履歷開放刷新高 網站流量比去年暴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