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31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284.54
    +83.27 (+0.48%)
     
  • 國指

    6,120.37
    +20.15 (+0.33%)
     
  • 上證綜指

    3,052.90
    +8.08 (+0.27%)
     
  • 道指

    38,085.80
    -375.12 (-0.98%)
     
  • 標普 500

    5,048.42
    -23.21 (-0.46%)
     
  • 納指

    15,611.76
    -100.99 (-0.64%)
     
  • Vix指數

    15.37
    -0.60 (-3.76%)
     
  • 富時100

    8,078.86
    +38.48 (+0.48%)
     
  • 紐約期油

    83.84
    +0.27 (+0.32%)
     
  • 金價

    2,342.00
    -0.50 (-0.02%)
     
  • 美元

    7.8274
    -0.0004 (-0.00%)
     
  • 人民幣

    0.9243
    0.0000 (0.00%)
     
  • 日圓

    0.0501
    -0.0000 (-0.02%)
     
  • 歐元

    8.3963
    -0.0019 (-0.02%)
     
  • Bitcoin

    64,297.69
    -277.33 (-0.43%)
     
  • CMC Crypto 200

    1,386.79
    +4.22 (+0.30%)
     

【胡思胡想】華資中資 悍戰中環 (胡孟青)

中資已成為本港土地市場上的一股新勢力,且絕非偶爾興致之作,港、九、新界新供應土地統統被染紅之後,與其仍在糾纏於啟德,倒不如留意一下不久將來會推出的中環美利道停車場地皮入標的情況。

美利道項目 中資Vs華資

這幅被指為廿年難得一見的中區核心地段供應,據稱傳統華資及中資早就嚴陣應戰,部分甚至估算成交呎價逾5萬元。有業內人士更戲言,美利道項目猶如進攻中環、與守護中環之爭,但說到底,志在必得,蓋過了任何應該遵守的商業考慮、財務預算與安全系數,結果似乎已不言而喻了。

在嚴防資金外流大前提下,為甚麼仍然有大量中資機構持大量銀彈向外併購?更重要是,撇開其它市場,近年活躍本港賣地市場及其它行業的中資,均屬以高負債、高槓桿的模式運作,就連本港銀行對好些新晉中資借貸申請都有所避忌,由頭到尾就是受惠於內地金融機構一直審批寬鬆吧!安邦發行大量高收益保險產品,支持其對外併購、海航負債率極高,旗下公司債務比率均介乎六至七成,換轉是本港任何企業都需要縮減規模、盡快減債,不然難逃被錢莊Call loan,它們背着極高資金錯配的風險,或高負債的收購,是否構成對外輸出風險?又或者,它們更深知肚明的是,愈多收購、愈壯大自身規模,就能成就「大至不能倒」的翻版,愈大機會獲得護蔭?

迎來內地化 傳導香港化

恒隆集團主席陳啟宗形容過,新加入土地市場的中資經營者,對它們來說,利潤不是其主要考慮因素。的確,我們對中資的對外收購,往往理解在於單從商業利益考慮的分散投資,也許這根本從來不是重點所在,與其說對外投資,倒不如說是向外擴展,鞏固影響力,而所謂對特定資產市場長線樂觀的商業上外交用語,本質上就是將銀彈力量,對外擴張的部署予以合理化。陳啟宗亦提到,如果這種高價搶地是對港構成不利,不排除北京會加以阻止。的確,只有內地政策限制才可以令該等活動有所收斂,但不論個人持銀聯卡簽帳購買保單、買樓,抑或其個人投資活動都已經一律從嚴,為甚麼企業層面就是沒有面對太大阻力?不禁令人產生疑竇。

廣告

不能否認,「內地化」已是鐵一般的事實,問題在於如何理解及如何應對。假如將香港理解為一個大水池的話,其實,如果沒有中資的新資金,基本上是一池死水,香港在內地化的過程中,既帶來了新資金,亦構成了汰弱留強效應,資金及影響力新舊交替早就開始,結果就是中資支配各行各業,大勢難違。抗拒內地化是不智,過分融入亦不應該,香港的專業、制度、規舉、商業契約精神、穩健監管、銀行成熟的管理風險制度等,其實都具備制衡及可傳導性,迎來內地化,反過來我們也可以將他們的制度香港化、國際化吧!

作者:胡孟青

獨立財經評論員,人稱青姐。從事金融業工作十餘載,先後於證券行、銀行等機構任職,近年自立門戶,以獨立身份論股市談投資,以觀點獨到、作風辛辣見稱。她對弱小散戶苦口婆心,對無良大戶卻口誅筆伐,亦為投資者所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