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78
    -0.0010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260.65
    +96.59 (+0.25%)
     
  • 標普 500

    5,500.02
    +17.15 (+0.31%)
     
  • 納指

    17,916.79
    +58.11 (+0.33%)
     
  • 日圓

    0.0483
    -0.0001 (-0.12%)
     
  • 歐元

    8.3641
    +0.0063 (+0.08%)
     
  • 英鎊

    9.867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39
    -0.35 (-0.43%)
     
  • 金價

    2,336.00
    -0.60 (-0.03%)
     
  • Bitcoin

    60,825.67
    -780.93 (-1.27%)
     
  • CMC Crypto 200

    1,269.23
    -14.59 (-1.14%)
     

港銀行結餘插穿500億 14年新低

金管局近月屢接港元沽盤,銀行體系結餘短短3個半月再縮近一半。
金管局近月屢接港元沽盤,銀行體系結餘短短3個半月再縮近一半。

市場估計美國聯儲局下月初尚會加息0.25厘去收拾高通脹的爛攤子,使港元與美元息差擴大,催生套息交易,港元匯價周二紐約時段再度觸及7.85兌每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迫使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出手「接錢」承接69.16億港元沽盤,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將因此跌穿500億元大關,為2008年11月17日後首次。

經此一役,本港銀行體系結餘,亦即銀行為與同業及金管局之間結算,於金管局開設結算戶口結餘的總額,今日會縮至492.3億元,為14年5個月的新低。它也是反映銀行同業流動資金水平,金管局發言人指,它只是貨幣基礎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水平無礙聯繫匯率制度有效運作。

與美息差大 套利交易增

該局表示,聯匯制度下,港元拆息會趨近美息,可是它也受本地市場對港元需求的影響,某些期限的港元拆息與美息出現不同程度差距,亦是正常現象。一旦美元拆息高於港元拆息,市場人士或進行套息交易,即借入一種低息貨幣去買入一種高息貨幣,資金逐漸從港元流向美元,拖低港匯,惟「接錢」後銀行體系結餘降低,港元拆息自有更大動力上升,抵銷套息交易的誘因,繼而使港匯穩定於7.75至7.85區間。

本月金管局已5度「接錢」共近278億元,銀行體系結餘繼去年縮減約70%的基礎上,短短3個半月再縮近49%。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昨日全線向上,隔夜抽升0.42厘最勁,重上兩厘,跟樓按相關的一個月期升0.05厘至2.86厘,比上月底仍低約0.28厘。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稱,現時港美息差「闊得唔正常」,乃港匯近日屢屢觸及弱方兌換保證的原因,可是港息如此的走勢,反映銀行體系資金依然充裕。究其原因,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認為,主要是經濟只是剛剛復甦,市場對資金需求不強,關鍵就是經濟復原的步伐。

銀行P息下月或加1/8厘

曹不排除當銀行體系結餘跌至約300億元,拆息就會迅速扯高,下月初重上3.5至4厘,屆時銀行就會有壓力調高最優惠利率(P息),暫時估計加0.125厘,主要是美國下次議息加0.25厘後應該會觀察一段較長時間,才決定是否再加。不過,之後美息可以是在5厘高位橫行,還有油價近日上升也會對通脹目前的降溫勢頭構成威脅,屆時不排除息差會再擴闊,令資金再加速流向美元。

金管強調聯匯行之有效

金管局強調,本港銀行存款總額整體保持平穩,資金流出港元體系不一定代表離開香港金融市場,並強調聯匯實施近40年,歷經多次經濟及利息周期,一直行之有效,美國加息不會影響本港的貨幣和金融穩定。

林俊泓認為,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如無意外繼續下跌,速度可以相當快,惟相信並非資金要大舉撤出香港沽售股樓,「內地經濟已經重啟,要撤資去年已經撤」,並指若無大型招股活動及上市公司派發股息,拆息難望大升。曹德明則認為,通關和經濟復常可以緩衝息口趨升的影響,下半年的風險在於物價上升。

港銀行體系結餘高位大跌
港銀行體系結餘高位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