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7 小時 42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228.00
    +100.20 (+0.26%)
     
  • 標普 500

    5,483.49
    +5.59 (+0.10%)
     
  • 納指

    17,868.30
    +63.14 (+0.35%)
     
  • Vix指數

    12.44
    -0.11 (-0.88%)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49
    +0.59 (+0.73%)
     
  • 金價

    2,336.90
    +23.70 (+1.02%)
     
  • 美元

    7.8087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6%)
     
  • 歐元

    8.3611
    +0.0228 (+0.27%)
     
  • Bitcoin

    61,737.32
    +712.02 (+1.17%)
     
  • CMC Crypto 200

    1,288.44
    +22.29 (+1.76%)
     

【置業安居】地產商托價有因(曾淵滄)

政府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減少2萬個至46萬個

2015年過去了,2015年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的最高點是146.92,創於2015年9月18日,這也是歷史最高點;之後就反覆向下,聖誕節時為136.86,跌得相當快。因此,人們對2016年的樓價展望幾乎全是下跌,分別只是跌多少。

筆者沒有那麼悲觀,理由是房屋供應在2016年仍未達到供過於求的水平,樓價要大跌,房屋供過於求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條件。

上半年推新盤試水溫

2013年當特區政府推出雙倍印花稅(DSD)之後,樓價開始下跌,跌了足足一年,但是跌幅不大,最大的理由就是當時的房屋供應量依然很少,地產商很清楚知道這些數據。因此2013年的新樓盤供應量相當少,地產商不開盤;少開盤,房屋新的供應很有限,只能靠二手供應,在打壓樓價辣招遏抑之下,二手樓業主也傾向不賣樓,只有極少數急着等錢用,現金周轉出問題的個別業主放盤,托住了樓價。

2015年下半年,地產商眼看樓房已經供不應求,於是大量放盤。當時地產商大量放盤,並沒有打擊購買慾,地產商推出的新盤全部暢銷。基本上地產商未來兩年的利潤差不多已經鎖定了,目前賣的樓花在兩年後入伙,在利潤已有保障的條件之下,地產商沒有誘因賤價賣樓。

在過去的一個半月,新樓盤的供應也差不多暫停了,地產商已提前超額地完成他們的銷售目標,可以放慢銷售步伐。相信在2016年的上半年,地產商會謹慎地推出少量新盤試價,一旦形勢不對,下半年的新樓盤供應會減少,以調節供應來製造供不應求的現象。地產商在2016年依然有條件這樣做,即控制供應量。

廣告

新樓花推出前價難跌

一幅土地由賣地到新屋入伙,要5年的時間,2016年可以入伙的樓房必須在2011年或更早推出。2011年依然是曾蔭權時代;曾蔭權的上台,依靠的就是2003年及2004年的大遊行;而大遊行的起因之一就是樓價狂跌,有業主燒炭自殺。因此,曾蔭權當政的那幾年,特區政府嚴守2002年讓居屋成為歷史的諾言,居屋是遏抑樓價最有效的武器,除了停建居屋,曾蔭權時代的土地供應量也很少。

梁振英在2012年上台,他不可能一上台就能提供足夠的土地,土地供應是在2014年、2015年才有顯著的增加,這兩年推出的土地,要等到2019年至2020年才能建好房屋,樓花最早也得等到2017年才能推出市場。因此,相信地產商會在今年開始再度運用控制新樓盤供應的方法來托價,避免樓價大幅下跌。

作者:曾淵滄

中原城市指數創辦人之一,現為財經評論員,熟悉本港樓市走勢與經濟的關係,憑創立中原城市指數奪得2001年城市大學最佳商業應用研究獎。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管理科學博士及英國蘭卡士特大學運籌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