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880.49
    +102.39 (+0.26%)
     
  • 標普 500

    5,483.09
    +9.86 (+0.18%)
     
  • 納指

    17,854.19
    -2.83 (-0.02%)
     
  • Vix指數

    12.62
    -0.13 (-1.02%)
     
  • 富時100

    8,185.59
    +43.44 (+0.53%)
     
  • 紐約期油

    80.56
    +0.23 (+0.29%)
     
  • 金價

    2,331.90
    +2.90 (+0.12%)
     
  • 美元

    7.8074
    -0.0027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2
    -0.0000 (-0.06%)
     
  • 歐元

    8.3851
    +0.0042 (+0.05%)
     
  • Bitcoin

    64,653.99
    -733.82 (-1.12%)
     
  • CMC Crypto 200

    1,348.65
    -40.76 (-2.93%)
     

【基金人語】投資CB收息賺價 攻守兼備

恒指自4月中由16000點反彈至高見19700點,增強部分機構投資者及散戶對股市的信心,並吸引許多企業藉機配股集資,欲把集資所得用於償債、股份回購及業務發展等,投資者亦有意趁現時股份估值較低、整體經濟環境仍未全面復甦時,考慮作出持續性部署。

市場人士紛紛尋找投資選項,希望賺取利息和大幅升值機會,故不少企業順應客戶需求而大量發行可兌換債券(Convertible Bond, CB),迎合投資者胃納,但什麼是CB?

簡而言之,CB=期權(Option)+債券(Bond),即投資者認購企業所發行的期權,同時賺取債息收入及債價上升。

美利率走向屬未知數

從投資者角度,適逢市場及股價積弱多時,盼日後趕上股價在牛市時大幅攀升之機,期權價值亦因槓桿元素更形吸引,或許短期投資者信心仍不足,透過持有企業CB和賺取債息收入,才有耐性作出中長線部署。

現時美國通脹居高不下,未來會否回落,繼而帶動利率下調,仍是未知之數。多年來美國大肆舞弄財政政策,且看目前美國經濟韌性頗高、失業率低、工資上漲,以及高利率不變等,令部分市場人士憂慮黑天鵝效應──市場猜測聯儲局可能加息!

若果發行美元外債,相關息率必然較高,也勢必大大增加中港企業負擔,故企業傾向發行CB,無論所募集的資金供償債、回購、擴展業務或併購等,均有利企業盈利或提振股價。

認購六要訣 看中長線

日後CB投資者可利用認購期權認購企業股份,令他們願意接受較低債券息率,達致雙贏局面,各取所需!企業發行CB並不算複雜,非常簡易明白,倘若企業表現出色,應可推動股價上升,並讓投資者行使期權價,企業也藉機吸納新股東。以下為投資CB必殺技,向大家分享。

廣告

一、企業本身價值乃發行CB先決條件之一,所吸納的資金更必需用得其所,協助企業擴展業務,帶動盈利、派息、股價等上升,一般債息則較低。

二、把握時機。另一着眼點為CB期權之認購價,市場環境愈差劣、認購價愈低廉;同樣地,該企業股價上升所需時間也較長,倘多於期權時限的話,該期權便作廢。當企業股價和所屬行業處於宏觀或微觀環境底位或已反映最差劣市況,且呈現回升跡象,發行CB時機應較佳。

三、須注意期權認購價是否貼近市場走勢,一般新發行的CB才具投資價值。以本港市場為例,4月中旬前發行CB期權認購價或頗高,因當時股市仍高於現水平,相關期權認購價或較高,降低勝算。

相反地,若果於今年恒指14000點低位發行CB,相關期權認購價或會低於現水平,應該能大大提高勝算。若股市低迷,企業發CB誘因大減,投資者亦可能覺得股市處於跌勢,對CB條件要求更苛刻,雙方達成協議機會根本不高,個別企業特殊情況則除外。

四、發行CB期權認購價為重要考慮因素之一,例如早前聯想(00992)認購價已低於其當時股價約13.5%,據悉一位知名中東投資者或可協助提振股價及提升投資者對企業信心,同時企業或需資金發展,故此當時聯想願意犧牲股東們利益,除「溝淡」外,也提供非常優惠認購價格予投資者,即使近日港股回調,聯想昨天股價已回落至10.7元,較期權換股價仍有逾3%溢價,預計未來升值機會較高。

五、企業股價與對沖。若日後企業股價與盈利一起回升,即股債雙贏,此情況當然非常理想,倘若股價下跌或橫行,投資者沒有期權方面損失,卻仍可獲得債息收入。如果進取投資者認為企業發展不如理想,可以考慮沽空這家發行CB企業股份,趁其股價大跌作對沖。

倘投資者判斷錯誤,未來發行CB企業股價大升,企業期權價格水漲船高,或協助對沖閣下沽空該股份之虧損。

筆者曾擔任歐洲對沖基金董事,CB便為對沖基金策略之一,但各位必須因應自己風險承受度及投資經驗考慮CB是否適用。

六、放長線釣大魚。目前投資環境較遜色,導致認購價較低,卻因而提高勝算,兩三年後股價有望高於行使價(In the Money)。若股價未達行使價(Out of Money),投資者仍可收息。記得高盛在金融海嘯爆發期間發CB予「股神」畢非德,2009年1月初高盛股價曾瀉至59.45美元,其後因海嘯已反映最劣情況,2011年11月初反彈至88.32美元。

畢非德海嘯買高盛大斬獲

十多年後,該股周二收報444.27美元,累升達5倍,而該CB利息達8%或以上。美國曾在金融海嘯期間大幅減息至近零,足見債息非常吸引,債券和期權價格亦一起累升不少,畢非德當年投資高盛CB「財息兼收」,令人嘆為觀止,可見CB實屬較佳中長線「釣大魚」工具之一,但必須考慮CB是否適合你!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6月11日全年表現為10.29%,一周上升0.72%,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907.30%,平均年化回報為8.83%。

上周柏瑞印度股票基金及富蘭克林印度基金分別上升7.26%及5.91%,其他上升基金包括美國科技、生物科技、健康護理、能源及日本等類別,下跌基金包括黃金、債券、中國、虛擬貨幣ETF、鐵礦石期貨指數ETF等;本周投資組合比例維持不變。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作者所屬東驥旗下基金及客戶組合則持有聯想(00992),並有可能出售上述公司的股份。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網址︰www.pegasus.com.hk

電郵︰fund@pegasu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