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518.98
    +288.41 (+0.44%)
     
  • CMC Crypto 200

    1,378.78
    -39.09 (-2.76%)
     

為甚麼勉強上班 比請病假更糟糕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最近提出了一項「道德使命」,旨在推行福利改革,以減少福利開支,讓有健康問題的人重返工作崗位。他聲稱「病假紙文化」是曠工比率上升的部分原因 — 這表明人們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卻在請病假。但是,有專家表示,「勉強返工」忽視了員工的心理狀況,甚至比請病假更危害僱主利益。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最近提出了一項「道德使命」,旨在推行福利改革,以減少福利開支,讓有健康問題的人重返工作崗位。他聲稱「病假紙文化」是曠工比率上升的部分原因 — 這表明人們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卻在請病假。但是,有專家表示,「勉強返工」忽視了員工的心理狀況,甚至比請病假更危害僱主利益。 (via REUTERS / Reuters)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最近提出了一項「道德使命」,旨在推行福利改革,以減少福利開支,讓有健康問題的人重返工作崗位。他聲稱「病假紙文化」是曠工比率上升的部分原因 — 這表明人們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卻在請病假。

這不僅不真實,還忽略了英國職場兩個日益嚴重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對企業來說比請病假更糟糕:「勉強返工」和心理狀況欠佳。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毫無疑問,英國的病假比率正在上升。根據英國人力資源協會的一份報告發現,現時每位員工每年平均缺席率7.8天,較五年前的5.8天大幅增加。

話雖如此,英國工人每年請病假的天數,仍較其他已開發國家少。例如,2022年,德國員工平均每年請病假15天。在芬蘭,2022年女性員工平均每年請病假14天,而男性員工平均每年請病假12天。

勉強上班對企業來說更糟糕

僅關注因病缺席也未能考慮到健康狀況欠佳對企業的全面影響。勉強上班 —— 即工人儘管身體不適仍堅持工作 —— 在英國職場很普遍,部分原因是病假工資太低。事實上,根據英國健康基金會的研究發現,健康狀況欠佳的人與失業的人一樣多。

「勉強上班」引伸的問題很多,甚至可能比因病缺席更嚴重。根據德勤的研究顯示,員工強逼自己返工,因生產力下降和表現欠佳,每年為英國僱主帶來高達290億英鎊的損失。在缺席、員工流失和「勉強上班」中,後者的成本最高。

廣告

「勉強上班」在本質上很難衡量,但University of Sheffield的研究人員認為,因缺席而損失1天的工作時間,相當於因「勉強上班」而損失1.5天的工作時間。另一項Vitality的調查估計,在英國,每人每年因「勉強上班」而損失相當於35天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勉強上班」導致了更多的「勉強上班」。當人們在無法好好工作的情況下勉強自己工作,會導致過勞,並產生有毒的環境,因為這樣會增加其他人也這樣做的壓力。員工們沒有請假來恢復,而是將自己推向極限,以應對這種表現壓力。這不僅會令他們的身心健康惡化,還會抑制他們有效工作的能力。如果你身體不適且疲憊不堪,就不太可能發揮最佳水準。

「『勉強上班』的想法表明,在一個工作環境中,即使員工感覺身體不適,也被迫投入工作,」顧問Georgina Sturmer說:「這可能意味著員工的工作效率較低,在情感方面也會付出代價。有這種感覺的員工可能會感到沮喪、怨恨、不知所措或焦慮,以及感到不受支持和不被欣賞。

她補充說:「如果員工在感到不適時無法恢復過來,可能會導致更複雜的健康挑戰,進,最終導致更嚴重和更長時間的缺席。」

心理健康問題成本上升

整體而言,心理健康問題每年給英國經濟造成至少1,179億英鎊的損失,相當於英國GDP的5%左右。根據英國心理健康基金會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研究,近四分之三的成本是由於患有心理健康疾病的人生產力下降,以及提供心理健康支援的護理人員所產生的費用。

很容易理解為甚麼英國心理健康狀況欠佳的比率急劇上升。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有很長的心理健康支援輪候名單,貧窮人口不斷上升,生活成本危機不斷增加。天價的兒童照顧費用,以及老年人和殘疾人士的寄宿服務價格不斷上升,無疑導致更廣泛的壓力、焦慮和抑鬱。

矛盾的是,打擊病假往往會導致心理健康狀況惡化,以及「勉強上班」比率上升 —— 因為員工無法抽出時間從不適中恢復過來。

Life Coach Directory成員Lou O'Connell表示:「心理健康狀況欠佳的員工更有可能因壓力、倦怠、對工作環境不滿或感覺得不到支持而辭職。」

「替換這些人的過程可能成本高昂,涉及招聘、培訓和入職等費用,以及新員工適應公司所需的時間。」

當人們將健康置於工作之上的時候,忽視員工福祉的企業可能會聲譽受損。

「無論是透過Glassdoor等平台的員工評論,抑或透過非正式網絡,消息都會傳播開來,而聲譽受損可能會對招聘、留住人才和客戶忠誠度產生不良影響。」O'Connell補充說:「最終,忽視員工心理健康的企業不僅會危害員工福祉,還會面臨失去寶貴人才和客戶的風險。」

撰文:Lydia Smith

內容譯自Yahoo財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