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0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1
    -0.0002 (-0.02%)
     
  • 道指

    39,118.86
    -45.20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08 (-0.71%)
     
  • 日圓

    0.0483
    -0.0001 (-0.10%)
     
  • 歐元

    8.3659
    +0.0080 (+0.10%)
     
  • 英鎊

    9.87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46
    -0.28 (-0.34%)
     
  • 金價

    2,336.90
    +0.30 (+0.01%)
     
  • Bitcoin

    60,312.40
    -1,265.19 (-2.05%)
     
  • CMC Crypto 200

    1,257.96
    -25.86 (-2.01%)
     

《個人理財》個人財富生命周期

每個人對生命都有要求,如結婚、置業、移民等計劃。大家都希望改善生活質素。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我們對個人理財的要求都會不同。因此,你必須認識一個人的生命周期及理財的關係。




上圖是你的收入隨年齡增長而產生的變化。當你在學時,依靠父母供養,沒有收入。當畢業後踏入社會工作,你開始有收入。當你累積工作經驗,或取得專業資格,你便可升職加薪。你踏入社會工作起初的十至十五年,是你的黃金歲月,薪金增幅高,家庭負擔有限。當你步入中年(四十歲之後),工作上升遷的機會大降,收入只會隨通脹調整。到退休時(香港一般是六十五歲),便會失去收入來源(除了微不足道的社會保障)。

上圖也繪示你隨年齡的增長而所能累積的財富。請留意,時間愈長,你累積的財富增幅便會愈大,這是複利的威力。你的財富在退休時到達高峰,之後便難再增長了。
由上圖可見,個人財富生命周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累積財富、整固財富和消耗財富。不過,你應該明白,為了方便解釋,我們這裡使用的是一個典型的模式,方便大家認識,以及解釋個人理財的生命周期。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抉擇及財務需要,你和我的要求都不一樣。

累積財富

從我們踏入社會工作,到退休前十年,是屬於累積財富階段。這階段是你的黃金時期,可以長達
35年(20歲至55歲)。 累積財富階段是你盡量增加個人財富的時間。方法包括增加收入、積極儲蓄及爭取高的儲蓄回報。請注意,我們指的儲蓄是把多餘的資金投放在一些金融產品,而不是局限在銀行存款。事實上,長期儲蓄的工具大部分都是投資產品,如債券、股票、基金等。

累積財富這個階段包括人生三個不同時期:

未婚時期

當你離開學校,踏入社會工作,除了供養父母外,你未有任何家庭負擔,大部分的收入都可以讓你隨意調動。你每月的固定開支不多。隨著工作經驗日增,你會遇到不少升職加薪的機會。這個時期是最自由的時期,你可以把大部分收入儲蓄起來。你最主要的財務目標是準備置業及結婚。

成家立室時期

結婚之後,你的財務負擔會增加不少。這負擔不單是短期的日常開支,更重要的是維持將來生活安定富足的長期承擔。
婚後家庭每月都有固定開支,夫妻兩人還要為將來養育子女,及自己退休等問題預先安排,早日籌謀。

生兒育女時期

生兒育女是一個長期的財務負擔,起碼維持廿年。單是養育一個孩子,每月開支起碼三千元。若小朋友就讀私立學校,學費負擔更重。假若你打算送子女往外國升學,開支則更大。子女教育計劃是不可忽視的個人財務計劃。


整固財富


退休前十年(通常是五十六歲至六十五歲)是屬於整固財富的階段,也可稱為家庭成熟時期。
人到中年,事業及收入已達高峰,更上一層樓的機會不多。另一方面,子女們多已進入大學甚至已經畢業自主,你對他們的財務責任已經完成。家庭負擔因而大幅削減。當你到了這個階段,你最重要的財務目標是準備退休生活。你在這個階段應進一步鞏固自己的財富,保證自己可以安享晚年。你要透過妥善的投資,讓財富保本增值。這時你投資的目的是在保本,增值僅屬次要。

消耗財富

香港一般退休年齡是六十五歲。根據政府統計處在
2006年的資料指出,香港人的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由1983年的72.3歲增加至2006年的79.5歲。而女性的平均壽命則由1983年的78.6歲上升至2006年的85.6歲。有關最新的統計資料,請瀏覽香港統計資料表。此外,預期在2033年時,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將分別是82.5歲與及88歲。因此,退休後,你還有十至廿年壽命,這就是退休時期。你一旦退休,收入就馬上幾近乎零。這階段的你需要食老本。你一切開支主要是靠過往累積的財富,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是有限的。香港社會現已是小家庭制度,中國傳統倫理行為已經改變了不少。老來從子的觀念已不合時宜。你不要期望靠子女供養餘生。若他們肯奉養你,你便當是意外的收穫好了。在消耗財富階段,你需要安排如何分配身後的財富。你最重要的財務目標是遺產安排。

創造財富

上述分析是以時間為軸來描述人生財富的變化。其實典型的受薪階層在累積財富之前,還可加上
創造財富這一階段。創造財富是指透過個人的資本(包括智力、勞力、資金)令個人財富不斷增加,創造財富的活動必須是持續性。多數人創造財富的方法是來自受薪,少數人則來自創業、做老闆。

這裡還要提醒你,你的財富逐漸會被通貨膨脹蠶食的。
假設通脹年率是10%,今天價值100元的東西,明年便需110元(100 × 1.1)才買到;但今天儲起不用的100元,明年只能買到今天值90.91 元的東西。香港在過去卅年通脹率平均在7%左右,雖然19992004年間通脹回落,但1990—1999年期間平均年通脹率接近5%。假設以5%通脹率計,今天100元在30年後只能買到現值23.14 元的東西。正因為我們口袋裏的錢會愈來愈不值錢,掌握個人理財之法便更形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