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15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941.78
    -170.82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28 (+0.12%)
     
  • Vix指數

    12.66
    +0.72 (+6.03%)
     
  • 富時100

    8,146.86
    -16.81 (-0.21%)
     
  • 紐約期油

    78.49
    +0.04 (+0.05%)
     
  • 金價

    2,348.40
    -0.70 (-0.03%)
     
  • 美元

    7.8115
    +0.0016 (+0.02%)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日圓

    0.0494
    -0.0001 (-0.20%)
     
  • 歐元

    8.3602
    -0.0266 (-0.32%)
     
  • Bitcoin

    66,468.40
    +389.50 (+0.59%)
     
  • CMC Crypto 200

    1,382.40
    -35.47 (-2.50%)
     

中國在年中罕見調整預算或標誌著財政戰略的巨變

【彭博】-- 中國罕見地在年中調整財政預算,以更多刺激措施推動經濟復甦,這或表明領導高層正在放棄讓地方政府舉債更多的成長模式。

知情人士先前透露,決策者正考慮額外發行至少1萬億元人民幣(1,370億美元)的國債,用於基建支出,這可能使今年財政赤字率高於3月份設定的3%上限目標。一些經濟學家據此得出上述結論。

「北京正在考慮自己為此提供資金,這是大事,」 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中國市場研究主管Dinny McMahon說。這將是北京方面心照不宣地承認傳統的基建融資模式已被打破。

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地方政府及國企的資產負債表上增加債務,為基建支出提供資金——這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關鍵成長動力。將更多的財政負擔交給中央政府,將反映出中國需要應對經濟的放緩,同時也凸顯當局日益擔心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已經沒有空間提高槓桿率。

中國政府通常努力確保其總體財政赤字不超過GDP的3%。在年中調整預算極為罕見,先前只出現在緊急情況中,例如2008年的四川省地震和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

Yu Xiangrong等花旗經濟學家指出,財政赤字率超越正常目標之舉或顯示決策者更大的緊迫感,中國政府正努力實現2023年經濟成長約5%的目標。

彭博經濟研究

「如果計畫得以實施,我們認為這無疑將提振信心並提高中國實現其5%成長目標的可能性。

此舉也將表明高層領導人對於穩定經濟是認真的——他們已經注意到地方政府在實施財政刺激方面受到的制約——並願意採取更加靈活的方式來穩定經濟。」

廣告

— David Qu和Eric Zhu,彭博經濟學家

完整報告請點擊此處

中國股市周三上漲,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一度上漲2.1%,滬深300指數一度上漲0.9%。儘管如此,鑒於先前的反彈已經消退,交易員對股市反彈能否持續持懷疑態度。

Saxo Capital Markets策略師Redmond Wong表示,這一消息可以提振市場情緒,但縱使成真,其影響終會減弱,投資者會認為這還不夠。

巨變

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經濟並未面臨突然的打擊。儘管近幾個月來一些經濟活動有所放緩,但相對於 2022年受疫情封控影響的情況來看,擴張速度仍在加快。經濟學家普遍預計,中國將基本實現今年的成長目標。

這可能會使增發中央政府債務不再是緊急應對措施,更多是承認地方政府借貸存在重大的結構性問題。

McMahon說,最大的問題是北京是否會承擔明年和後年基建投資的大部分負擔。如果是這樣,這可能標誌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擔財政責任的方式發生巨大變化。

在地方政府持續借貸以及中央政府對鐵路和電力項目大力支出的推動下,中國今年基建投資一直在迅速擴大。在開發商面臨流動性緊張和人們推遲購房導致新房建設有所下降之際,政府在基建的支出多少有些彌補。

即便如此,房地產行業仍是拖累經濟的主因。房屋銷售並未真正有所改善,許多經濟學家預測,房地產市場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才能穩定下來。

關鍵在於時機

預算調整一事尚未敲定。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彭博,計畫尚在考慮之中並可能改變。它還需要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批准,該委員會預計將在本月底舉行會議。

這個過程可能會減緩批准債券所需的時間,從而使經濟學家對於這些錢何時才會支出以及需要多久才能看到效果產生分歧。

Trivium的McMahon和花旗的經濟學家認為,該計畫能夠支持11月和12月的支出,因此有助於2023年的經濟成長。

花旗經濟學家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冬季的天氣條件可能會限制基建計畫的進展。

其他人則認為,調整預算的影響對明年更為重要。

Evercore ISI駐紐約的中國研究董事總經理Neo Wang說,從發行債券到真正花出這筆錢需要時間。因此,此舉更可能旨在為2024年的強勁開局做好準備。

原文標題China Budget Revision Would Mark ‘Sea Change’ in Fiscal Strategy

--聯合報導 Xiao Zibang、Lin Zhu、Dingmin Zhang.

(增加第11段後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