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8 小時 14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936.12
    -5.66 (-0.03%)
     
  • 國指

    6,373.48
    -1.18 (-0.02%)
     
  • 上證綜指

    3,015.89
    -16.74 (-0.55%)
     
  • 道指

    38,676.65
    +87.49 (+0.23%)
     
  • 標普 500

    5,464.37
    +32.77 (+0.60%)
     
  • 納指

    17,818.08
    +129.20 (+0.73%)
     
  • Vix指數

    12.66
    0.00 (0.00%)
     
  • 富時100

    8,142.15
    -4.71 (-0.06%)
     
  • 紐約期油

    79.81
    +1.36 (+1.73%)
     
  • 金價

    2,332.90
    -16.20 (-0.69%)
     
  • 美元

    7.8102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85
    +0.0001 (+0.01%)
     
  • 日圓

    0.0493
    -0.0001 (-0.24%)
     
  • 歐元

    8.3772
    +0.0161 (+0.19%)
     
  • Bitcoin

    66,015.65
    -548.31 (-0.82%)
     
  • CMC Crypto 200

    1,377.42
    -10.74 (-0.77%)
     

中國房地產市場反彈力衰 經濟復甦面臨風險

【彭博】-- 在經歷了短暫的復甦後,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重現頹勢,凸顯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所面臨的挑戰。

在經歷了大約18個月的歷史性下滑後,住宅銷量和價格曾短暫反彈,但疲軟的跡象如今又開始出現。房地產行業是中國今年經濟成長前景的關鍵所在,因為包括相關行業在內,房地產領域約占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0%。

最近幾周的高頻指標顯示,購房動能已經衰竭。房地產投資也繼續萎縮,消費者不願按揭貸款。儘管北京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來支撐市場,包括降低房貸利率、放寬開發商融資規定,也都無濟於事。

野村控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稱,在經歷了2月-3月的短暫復甦之後,被壓抑的購房需求的釋放已經結束;今年的房地產復甦力度不會很大。

該行業的命運也對全球經濟構成壓力,因為它會影響鐵礦石和銅等大宗商品的需求。繼2023年迎來開門紅之後,鐵礦石現已跌破每噸100美元,主要是因為中國建築需求低迷。

近期有這些房地產市場數據發出了警報:

1. 新房

五一黃金周 —— 中國取消新冠清零政策、感染高峰結束以來的首個長假 —— 住宅銷售慘淡。數據提供商中指控股追蹤的40大城市新房購買量,較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水平低22%。

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成長了25%,但這主要是因為2022年同期上海等城市處於封控之中,基數較低。

包括上海和深圳在內的四個一線城市呈現出持續復甦的態勢,新房銷售面積較疫情前成長了59%。區域中心和小城市的銷售面積則分別下降了28%和42%。

廣告

這種不均衡的復甦打擊了投資者對中國高收益美元債市場(以地產債為主)的信心。 一項彭博指數已回吐今年早些時候一度達到11%的漲幅,變成今年以來下跌5.4%。百達資產管理大中華債務主管Cary Yeung稱,只有房屋銷量進一步企穩,才能讓投資者情緒切實改善。

2. 中古屋

中古屋市場 —— 受與樓盤推向市場相關的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小 —— 的銷售情況甚至更糟。追蹤中古屋成交活躍的15個大城市的中泰證券稱,5月份頭四天,中古屋銷量環比下降了44%。相比之下,2月份 —— 市場首次出現好轉跡象 —— 大增了61%。

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因為分析師原本希望中古屋市場持續復甦,最終提振新房銷售;因為有爛尾風險,近幾年買家不那麼青睞新房了。

3. 不穩的價格

中指控股的數據顯示,中古屋價格跌幅自3月開始再次擴大,於4月份達到4個月高點。

相比新房,中古屋價格受政府控制的成分較少。在中指追蹤的100個城市中,有76個城市中古屋價格下跌。

4月新房價格與前月基本持平。但隨著更多城市房價下跌,新房價格可能很快就會跟進。

4. 庫存上升

房地產銷售放緩已導致庫存過剩。商品房待售面積已較2021年11月 —— 房價開始進入下行螺旋前後 —— 創下的近期低點攀升了43%。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估計,100個主要城市截至3月底的新房庫存可能需要大約17.4個月才能去化,「仍遠高於14個月的合理水平」。

5. 房貸下滑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同比增幅創歷史最低紀錄,反映了家庭部門不願增加債務。由於消費者對收入成長前景悲觀、擔心新樓盤不能按時交付,而且對房地產長期價值的看法發生轉變,房貸需求疲軟。

利率下跌,甚至促使一些房主選擇了提前還貸。光大證券分析師估計,第一季度平均月還款額環比成長了38%,至約3,000億元人民幣。

6. 房地產投資

3月房地產投資降幅大於前月,結束了2022年底以來的改善趨勢。這表明今年早些時候的住宅銷售反彈不足以支撐開發商的信心,它們一直在縮減購地。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挖掘機銷量同比下挫40.7%,建築需求疲軟可見一斑。《證券時報》周四報導稱,徐工機械預期今年挖掘機行業將下滑5%-10%,要到2024年才會復甦。

原文標題China Housing Rebound Fizzling Shows Risks to Economic Recovery

--聯合報導 Alice Huang、Tom Hancock、James Mayger.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